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工人带着思考去干活,大胆提出创新思路,技术人员积极采纳一线工人的建议

主动创新的一线工人越来越多

《工人日报》(2022年11月15日 08版)

本报讯(通讯员张玉莲)“我觉得可以把直流和交流分开布线,将轴流风机安装位置调整至原安装位置的正对面,这样还可以避免后续组件及系统测试时电流串扰。”

“这个建议很好 ,马上改进!”

这是11月4日,险峰公司总装车间高级技师、技术能手赵琼与工艺人员的一段对话。

前几天,车间接到一项研制任务,其中的微波组件和配电组件都属于关键部件,质量要求高、难度大。任务毫无意外地落在了电装创新工作室主任赵琼身上。

赵琼接到任务后,先是认真消化技术文件,然后对照设计图纸开始进行装配。经验丰富又善于创新的她边装配边皱起了眉头:组件的结构布局似乎还可以优化,电源模块自带螺钉压装导线不是很牢固,线束易脱落,设计时在螺钉下增加压线端子应该更可靠……就这样,在首套产品的装配中她先后发现或提出结构匹配、标识及线号等6项产品设计与工艺问题与建议,一一被技术人员采纳。

作为一名工人,赵琼不是被动地执行技术文件,而是带着思考去装配,大胆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路。更可贵地是,技术人员也能虚心采纳一线工人的建议,大家齐心协力为更好地完成任务而努力。公司则在月度考核讲评中对此进行了奖励。

在险峰公司,主动思考的一线工人越来越多,电装工程玉就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程玉是表贴组的质量员。今年7月,某样机DDR芯片返修落在了总装车间表贴组。样机上共有8个DDR芯片,拆装过程中印制板需反复受热,存在变形、焊盘脱落等风险。而且8个芯片均匀分布在印制板的正反两面,焊完正面再焊接反面芯片时,正面芯片会二次受热,可能导致焊点空洞、芯片移位等。此外,巴掌大的芯片上共有78个焊点,每个焊点球径仅有0.44毫米,点膏操作锡膏易落在焊盘外,产生拉尖和桥连。要想完成这项返修任务可谓困难重重。

作为组里的骨干,程玉与该项目工艺人员一起积极进行工艺攻关,制定了多种返修方案,反复进行验证,最终完美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减少印制板受热次数,拆装时程玉选用合适风嘴,在取下正面芯片的同时,手动取下背面对应的2个芯片,将芯片拆卸加热次数由8次降到了2次。

经过多次摸索,她确定了焊点点膏时点胶机的压力值和点膏次数,保证锡膏量均匀一致,避免出现拉尖和桥连问题。

在芯片焊接时,程玉同样采取2个芯片同时加热的方式 ,减少加热次数。

芯片返修完成后,经X光检测,焊接质量良好,无空洞、桥连和多余物等问题,保证了样机质量。

工艺人员及时将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细化量化为工序要求,形成工艺操作通用规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