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在人间烟火中延续“非遗”的生命
制茶师在进行“福鼎白茶”的“萎凋”。 国家文物局 供图
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让中国“非遗”项目达到了43个。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作为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且文明没有中断的唯一古国,这并不让人意外。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仅是中国璨若星河“非遗”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
“非遗”大多诞生、成长于生活,曾是历史烟火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时过境迁,有一些也面临逐渐被埋入“灰尘”之中的危险。
为了留住这份历史的记忆,传承文化的基因,这些年来,国家从制度和执行层面都加大了对“非遗”的保护。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投入国家非遗保护资金近百亿元。中央财政更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予以补助。从2022年开始,对传承活动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增加了5000元补助经费。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是世界上“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笔者看来,保护传承虽努力,但却不够。想要“非遗”更好地活下去,要引导他们再次走进烟火生活。
95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郎派面塑艺术传承人郎佳子彧,还有另一重身份——活跃于短视频平台的“网红”。为了“让老手艺在今天发光”,他将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将本土文化与青年文化相嫁接,拍摄制作面人的短视频,与偶像流量IP合作,推出的大量“国潮”文创产品受到了网友的欢迎,自己在各大网络平台的粉丝累计已超200万。
郎佳子彧不是孤例,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承人开始触网传播。比如,到去年10月,入驻快手短视频平台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覆盖率达97.9%,有超过5847万位非遗创作者在平台上生产内容,非遗相关视频总播放量达4688亿,点赞量达109.5亿。
“非遗”触网、创造的“国潮”精品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今年“双十一”,很多非遗产品登上了销售榜的C位。仅天猫平台,就有超过6600家非遗店铺开展直播销售,成交额近2亿元。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等发布的《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淘宝、天猫平台上的非遗消费者数量、人均消费支出连续3年增长,购买非遗商品已在年轻人中形成潮流;非遗商品消费规模过亿元,85后、90后是非遗商品消费的主力。
毫无疑问,这样的现象,不仅让“非遗”跨越历史的尘埃走进了当代青年的生活,更给它们的生命提供了源头活水,滋养“非遗”之树茁壮成长。
泰戈尔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的时代土壤里播种。”将“非遗”引入烟火生活,就是要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播下那颗古老的种子。“非遗”是一颗特殊的种子,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记忆、文化传承,那片曾让它枝繁叶茂的土壤并没有改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文化基因也一脉相承,现在的烟火生活就是它最合适的生长土壤,当它落入其中,相信它一定会在这片土壤里再次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