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4年的共同努力,人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达成了新共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有了新目标、新路径——
“我们终于开始与自然缔结和平协议”
经过长达4年的艰苦谈判,当地时间12月19日凌晨,190多个《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开启了新的篇章。
一
上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生存危机席卷全球,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开始就各种生态议题寻求国际合作。
1992年6月,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各国签订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重要文件。此后,为监督和评审公约的实施情况,公约的理事机构“缔约方会议”(COP)随之产生。刚刚在蒙特利尔落幕的COP15,就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的简称。
作为此次大会最重要的成果,“框架”的通过,标志着人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达成了新共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有了新目标、新路径。
“框架”设定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4项长期目标,以及计划最迟在2030年完成的23个以行动为导向的全球目标。其中最重要、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承诺到2030年保护全球至少30%的陆地、内陆水域和海洋。这也被称为“3030”目标。
在资金保障方面,“框架”提出,到2030年每年调动至少2000亿美元的资金,以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这其中包括发达国家在2025年前每年至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00亿美元,在2030年前每年至少提供300亿美元。这些承诺如果能落实,将有效弥合资金缺口,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框架”的23个目标还包括到2030年全球食物浪费减半、外来入侵物种引入减半、高危化学品使用减半等。同时,COP15还通过了关于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决定等一揽子文件。这些文件将指引全球共同努力,引领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
二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以“框架”为核心的一些列会议成果表示欢迎,他表示:“我们终于开始与自然缔结和平协议。”
根据联合国此前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目前约有100万种动植物濒临灭绝,许多物种在未来几十年内就会灭绝,而人类是罪魁祸首。而且,与可逆的气候变化不同的是,物种灭绝是永久性的。研究人员警告说,即使这种破坏现在结束,自然界也需要500万到700万年才能恢复。
世界自然基金会今年10月发布的全球旗舰报告《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指出,监测范围内的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据——包括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自1970年以来平均下降了69%。
《报告》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指数显示,热带地区野生脊椎动物种群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急剧下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地球生命力指数显示,自1970年到201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监测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94%之多。在所有监测物种种群中,淡水物种种群下降幅度最大,在短短几十年间平均下降了83%。栖息地丧失和迁徙路线受阻是洄游鱼类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
《报告》还指出,在世界范围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栖息地的退化、开发、外来入侵物种、污染、气候变化和疾病。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非洲野生动物数量下降了 66%,亚太地区野生动物数量整体下降了55%。
三
在经历了数十年对大自然大规模的破坏和科学家们严厉的警告之后,“昆明-蒙特利尔框架”协议可能成为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真正具有历史意义、充满希望的转折点。
然而,成果的达成并不容易。中国作为COP15的主席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推动“框架”谈判进程。自COP15第一阶段会议以来,中方主持召开了近40次公约主席团会议,100多场不同层级的双边和多边会议,还充分利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气候变化沙姆沙伊赫大会等重要场合和时机,与各国就推动第二阶段会议取得成功进行沟通协调。在这个攸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议题上,中国展现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决心,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使命担当。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说,中国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表现是“非凡的”。
不过,在“框架”等一系列成果达成后,后续的落地实施仍面临持续挑战。早在12年前的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COP10会议上,就通过了“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这也是全球第一个以10年为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当时各国政府一共制定了20个具体的目标,包括将自然栖息地的丧失速度减少一半、自然保护区扩大到世界陆地面积的17%等等。但遗憾的是,到2020年,没有一条能够完全实现。
世界自然基金会指出,尽管越来越多的政府承诺达成雄心勃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协议,但如何调动必要资金等关键问题仍未解决。据估计,目前每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缺口高达7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