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给一线医护人员更多支持与理解
一线医护人员为了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选择在艰难中顽强坚守,与生命赛跑。无疑,他们需要更多后援力量,需要各方的支持和理解。说白了,保护医护人员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尊重医护人员就是尊重我们的生命。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防疫的工作重心也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不少地方,伴随连日来接诊量的骤增,医护人员特别是发热门诊和急诊室的医护人员正在经历巨大考验。
不少地方骤增的新冠患者就医数量超出医院正常接诊量的十几倍甚至更多,而骤增的接诊量也增大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
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的医护人员不得不应对“战斗性减员”带来的人手紧张,不少医护人员忍着身体不适和极度疲惫,坚守在诊疗一线。同时,面对焦虑情绪重重的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还需要进行耐心的解释和情绪疏导,这也消耗了医护人员不少时间和精力。
不能不说,医院发热门诊或急诊室中的“白衣勇士”,是新冠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最可信赖的专业救助力量,甚至是最后的希望。但一线医护人员毕竟也是血肉之躯,他们的负重前行总是有体力极限的。如何有效分流就诊人群,降低一线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需要各方尽快拿出有效办法。
各地应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指示,加快分级诊疗,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加快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建设。如果有更多家庭医生及网上诊疗能分流非危急重症患者,自然会减少涌向医院发热门诊和急诊室的患者数量,让人手不足的一线医护人员缓口气。
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的轻重缓急,尽可能分级就医,让出“生命通道”给最需要的人。大批轻症患者及无法顺利买到备用药的人群涌入医院,势必挤压危重症患者和非新冠患者的就医通道,也给一线医护人员增加了负担。
在看病就医时,希望更多患者及家属能对医护人员多一分理解和尊重。冬季本就是发热门诊的忙碌时段,叠加新冠病毒传播,即使各地医院已经纷纷在提升接诊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但患者就诊时排队等待仍在所难免。在眼下的特殊情况下,除了相互理解、共克时艰,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正如之前人们常说的,面对疾病,医护人员与患者永远是“一个战壕的战友”。那么,“激战”之中,“一个战壕的战友”自然要“并肩作战”。
穿上白大褂,他们是与病毒作战、冲锋向前的勇士;脱下工作服,他们是普通人家的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爸爸妈妈。
诊疗一线的真实压力需要每个医护人员来承担,他们轻伤不下火线、带病上岗,除了身体上的疲惫,还要面临“复阳”风险和患者抱怨带来的精神压力等,因此,相关部门应做好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建设和心理调适。
对于一些还未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的地方,则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就诊量骤增带来的“冲击波”。比如,加速调配药品等物资投放,增加急救力量的供给,提升发热门诊的接诊能力,扩容诊疗设施,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和互联网医疗的作用等。尤其是可以“抄作业”,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比如,北京等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发热门诊,在体育馆、文化宫等场所设置临时便民发热门诊,为无基础疾病的发热患者提供开药服务;苏州等多地将核酸采样屋变身发热诊疗站,等等。
一线医护人员为了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选择在艰难中顽强坚守,与生命赛跑。无疑,他们需要更多后援力量,需要各方的支持和理解。说白了,保护医护人员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尊重医护人员就是尊重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