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2月08日 星期一

用工程标记的青春

本报记者 刘建林 李彦斌
《工人日报》(2023年02月08日 03版)

日前,在太行山西麓,山西五台县西南的紫罗山2号隧道出口正在进行管棚钻孔施工。早上7时30分,项目部二工区技术主管陈旭东带着实习生张茂达来到了施工现场。山坳背对太阳,一上午都显得有些昏暗。而另一面是开阔的忻定盆地,西北风直撞而入,寒风刺骨。小伙子们穿着略显臃肿的棉服,还总是小跑着传达指令,巡查作业现场。

在紫罗山山腰工地,记者见到了两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陈旭东和张茂达。今年1月,山区大幅降温,能抗冻的年轻人也不得不在安全帽下套了棉头套,他们虽遮盖了头颈,还是被风吹红了脸。

这里是雄忻高铁山西段XXZQ—4标施工现场。开工3个月来,施工方中铁三局集团公司4标项目部已在全线关键工序类中取得了9项第一,为开春后主体工程建设“加速跑”创造了先决条件。

紫罗山山腰工地是陈旭东参加工作5年来,跑过的第4处工地。从新疆、广西、内蒙古,再到家乡山西,陈旭东说:“很少有其他行业能像筑路人一样,让年轻人如此真切地感知国家建设发展的‘加速度’。”

3个月来,前期工程施工人员不多,工地生活很是单调,小几岁的张茂达拉着陈旭东问东问西,熟悉工地里的一切。陈旭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俩人一起看球赛、聊球星、打游戏,越来越熟络。

“今年6月毕业后,还会选择留在工地吗?”记者问张茂达。“会留下的,在项目一线待遇不差,更能锻炼人。”张茂达笑着回应。

毕业后,年轻的工程人一头钻进大山深处,将青春安放在工地。

“用地标工程标记的青春,也有不一样的青春风采。”4标项目部3号钢构件加工厂厂长孟紫宏告诉记者。25岁的孟紫宏5年来也跑了4个省的工地,做过物资员、技术员。

指着加工厂不远处的河边站,孟紫宏介绍说,这条铁路线是始建于1934年的地方工矿铁路支线北同蒲线忻窑支线。现在,这趟线路还行驶着一趟绿皮车。全程10元的票价,停靠12站,大都是村镇小站。

一边是在建的山西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雄忻高铁,一边数十年如一日为方便群众开行的“慢火车”,让孟紫宏感慨很深,他觉得,疾驰如风的“复兴号”与慢悠悠的“铁公交”,勾勒出了“中国梦”的速度与温度。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