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跑单奖励成“甜蜜的陷阱”
春节前后,多名外卖骑手向《工人日报》记者反映,平台推出了跑单奖励活动——跑单数量越多,获得奖励的机会越大,但这也使骑手陷入不停接单的困局。有骑手坦言,这像是“甜蜜的陷阱”:“就像一个连环套,跑够了第二档奖励,就想着再上第三档。想拿最高奖励,一天得跑20个小时,饭都没法准点吃。”
随着“外卖经济”的快速崛起,数量庞大的骑手为外卖平台贡献了不少利润。然而,外卖平台对骑手接单、派单的机制设计以及对待骑手的态度,近年来频频引起关注。此前,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引发社会对外卖平台及其算法的质疑,如今,跑单奖励机制又令一些外卖骑手感到困惑。外卖骑手将其形容为“甜蜜的陷阱”很贴切——等级越高赚得越多,一旦放缓节奏或中断一阵子就会等级下降,直接影响收入,于是不得不在“柔性强迫”中开足马力。
市场经济下,外卖平台推出跑单奖励机制,提升“生产效率”,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跑单奖励机制的基础逻辑是多劳多得,这本身没有问题,然而,当一种奖励机制建立在鼓动劳动者“再熬一熬”的基础上,则显得缺乏人性——由于这种奖励活动具有可以多赚钱的“甜蜜”,于是很容易诱导骑手产生“跳一跳就能够着”的心理,从而忽视了健康风险和安全风险。以报道中一名外卖骑手为例,为得到最高奖励,9点~15点这个时段他跑了33单获得了126元,但此时他已经7个小时没吃饭了,不仅可能影响身体健康,而且骑行途中高频接单看手机可能给其自身和他人带来交通事故隐患——外卖骑手不管不顾在大街上飞驰的身影,想必不少公众都看到过。
不得不说,这种只看经济效益不顾骑手人身安全和社会整体效益的奖励机制,并不值得提倡。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在保障劳动安全方面,要完善平台订单分派机制,优化配送路线,合理确定订单饱和度,降低劳动强度。跑单奖励活动似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精神。一方面,平台应主动对照文件要求,从规范管理、人性化管理的角度改善现有的派单、奖惩等机制。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动态监测相关行业中出现的不良苗头,及时给予指导和约束。
外卖平台当然可以实施和创新奖励机制,但应做经济效益、骑手健康和公众交通安全之间的平衡。懂得呵护为平台创造价值的劳动者,相关奖励才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