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2月08日 星期一

今年将接受女足世界杯、杭州亚运会和巴黎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的连番考验——

中国女足迎“大考”之年

本报记者 李元浩
《工人日报》(2023年02月08日 08版)

经过在广州为期两周的集训后,中国女足将在北京时间2月10日启程,前往西班牙展开海外拉练,为今年接踵而来的一系列大赛进行备战。

“从大年初五全队集中到现在,队员们的训练和精神状态都不错,大伙还一起过了元宵节。训练紧张心情放松,这是我想要的队伍面貌。”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如此总结前一阶段的集训。

新年伊始便鼓角相闻,中国女足的2023年注定不会平淡——7月揭幕的女足世界杯、9月进行的杭州亚运会以及10月打响的巴黎奥运会女足预选赛,密集的赛程、强劲的对手、未卜的征途……水庆霞和她的弟子们将经受严峻考验。

“唐佳丽回国踢球了!”这是近日有关中国女足的一个重要新闻。根据德国转会市场网站消息,此前效力西班牙马德里CFF女足的中国球员唐佳丽,已经回归老东家上海女足,将出战新赛季的国内联赛。

作为这一届中国女足留洋球员的重要代表,唐佳丽在大赛前夕突然回国踢球,难免会引起各种猜测。不过,近段时间一直跟随中国女足进行集训的唐佳丽,并未受到转会消息的影响。除了日常训练之外,唐佳丽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还晒出了自己看书的照片并配文表示:“对待任何事情都应该磨砺出坦率学习的能力。”

摒除杂念保持专注,这正是水庆霞执掌中国女足后,对于队员们的一贯要求。作为水庆霞的爱将之一,近年来渐趋成熟的唐佳丽自然得到“真传”。果不其然,随后有消息传出,因为工作签证问题,唐佳丽此次只是暂时回国效力。本赛季结束后,唐佳丽仍有机会继续自己的留洋生涯。

作为中国女足的留洋前辈(水庆霞曾于1998年赴日本铃木清水队踢球),水庆霞对于弟子们留洋一直持开放态度。近两年来尤其是中国女足去年重夺亚洲杯冠军以来,中国女足掀起新一轮留洋热潮。截至目前,共有16名女足球员效力于海外联赛。在中国女足的本期集训中,也征召了多达8名留洋球员参加。

“我认为第一步是要走出去,多见识外面的世界。”水庆霞在谈及队员留洋时表示:“走出去才能了解国外球队的优势点在哪里,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我希望球员们走出去后能多打一些高水平比赛,看看自己能承受多大的挑战和压力。”

有了支持留洋的主帅和喜欢留洋的队员,那些对于唐佳丽暂时回国踢球是“为了避免国外俱乐部不放人”的猜测自然偃旗息鼓。

具体到今年的三项大赛,中国女足也并非平均用力,而是根据不同赛事制定相应目标,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备战。

7月的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和英格兰、丹麦以及一支附加赛球队(大概率是智利)同分一组。英格兰女足是上届欧洲杯冠军,丹麦女足算是欧洲女足传统劲旅,中国女足面临的挑战不小。但水庆霞和队员们并不惧怕任何一个对手。“世界杯每一场比赛都很艰难,但人总要有个目标,朝着目标努力攀登。我们希望能够小组出线,冲击八强。”水庆霞说。

9月的杭州亚运会,作为新科亚洲杯冠军的中国女足,主场作战的最大目标是夺冠,但过程绝非坦途。“要看到中国女足的这个亚洲杯冠军还是有运气成分,要想在亚运会取得好成绩,唯有全力以赴拼出去。”水庆霞认为。

在水庆霞看来,10月的巴黎奥运会女足预选赛才是中国女足今年最困难的比赛。巴黎奥运会女足比赛在亚洲区仅有两个出线名额,中国女足要想在与朝鲜、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不同阶段的不同大赛,中国女足教练组制定了相应的备战计划。“我觉得不同时期的比赛都很重要,这需要我们好好地进行规划和安排。教练组在今年训练中的要求会比以往更严格。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大家要统一目标,把每天的训练做到最好。”水庆霞在接受采访时坦言。

从亚洲杯夺冠,到更多球员“走出去”,再到今年的三大赛考验,中国女足在近两年来确实受到了更多关注,但女足运动整体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足协副主席、女足名宿孙雯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现阶段中国女足的足球人口有所增加,但还需要进一步社会化,不断提升普及程度,“尤其是国内女足联赛需要进一步提高关注度,增加竞争性。此外还要清醒认识到,中国女足和欧洲女足以及亚洲强队间依然有差距,还需要时间来追赶。”

明确差距迎难而上,历来是支撑中国女足的精神内核之一。据悉,中国女足在此次西班牙拉练期间将进行4场热身赛,对手包括瑞典、爱尔兰等欧洲女足劲旅。对于和欧洲球队已有一年多时间没有交过手的中国女足而言,此番风雨兼程迎敌亮剑,正是“铿锵玫瑰”期待再次绽放的必由之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