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成果应用已显成效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完成
《工人日报》(2023年02月16日 04版)
本报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时斓娜)记者从国新办今天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发布会上获悉,此次普查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成果应用已显成效。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说,通过普查,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交通运输行业完成了500多万公里路网、90多万座桥梁和隧道,以及6000多个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和千吨级以上内河泊位、1.5万公里的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的调查;林草行业完成11万多个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地调查,检测实验室样品近80万份。
据悉,开展多灾种、多承灾体综合风险普查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此次普查还推动和完善了致灾因子调查,带动了承灾体调查,具有开创性。例如,第一次在统一的技术体系下开展普查调查工作,推动致灾数据和承灾体数据的有机融合,推进了部门间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第一次形成了覆盖“全国-省-市-县-乡镇-社区村-家户”的全国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集。
根据“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一批具有地域特点和行业特色的普查应用成果已经形成。例如,基于普查获取的房屋建筑调查数据和灾害风险属性信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开展了2022年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交通运输部门针对干线公路普查发现的高风险点,全面实施“十四五”期间灾害防治工程;水利部门将普查数据成果用于指导完善流域、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支撑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