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扎根职校30年,为办好职业教育鼓与呼
眼下正值开学季,各大高校迎来忙碌的新学期和准备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红军比以往更加忙碌了。一方面他要对新学期的各项教学计划进行最后的调整,保证新学期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他正抓紧时间修改完善提交全国两会的建议,认真准备发言材料。
作为一名扎根职教领域3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多年来,王红军始终坚持立足岗位,在专业领域里不断深耕,发挥专业所长,将目光聚焦于职业教育发展上。在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他提交建议20余件,其中关系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达14件,主要涉及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本科的高质量发展、校企合作长学制培养大国工匠等,这些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积极回复和认真落实。
作为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王红军依然不改初心,持续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
王红军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实际、经营和服务的教育,是与经济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行业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职业院校在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的情况下,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更好对接企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更好履职,王红军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探析企业招工难、用工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将来自企业一线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上。与此同时,通过详细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王红军积极思考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助力学生从“学位”到“岗位”一步到位。
“代表履职与本职工作是不冲突的,应当是相互促进的。”在王红军看来,在基层调研,倾听民声,可以收集到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办好职业教育鼓与呼,同时也促使自己深入思考,更好调整自身的实际工作。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对于再次当选,王红军深感责任重大,“我将把立足工作岗位、倾听师生心声作为履职之基,把关注职业教育作为职责所系,把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使命所在,切实反映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人民群众的意愿,积极建言献策,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王红军说,下一步,他仍将坚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持续聚焦职业教育与制造业的发展,提出更多合理可行的建议,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采访手记
做未来工匠领路人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王红军在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让他对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见解,也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在日常工作中,他在学生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希望自己可以做未来工匠领路人。
正是源于这份热爱和坚持,他才能全面深入了解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并提出多项高质量建议。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始终立足本职岗位,注意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将本职工作与代表履职有机结合,让二者相辅相成。他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其履职成果为推动相关政策出台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他的心中,为职业教育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履好职、尽好责,是自己的荣耀,更是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