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前沿】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让“小哥”跑得更远
今年两会期间,新就业形态成为“热词”,不仅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还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已经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表明,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已成为职工队伍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规模越来越庞大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如何为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保驾护航?
最近,媒体发起的一项青年期待调查或可说明一些问题。在两会最关心的议题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薪资收入和社保缴纳是受访者关心的两大内容,超6成受访者期待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建立更加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
弹性化、灵活化、数字化是新就业形态的主要特征。这种有别于传统劳动的新方式无疑为更多就业重点帮扶人群拓宽了新的就业空间,小摊贩、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妇女……越来越多的人在数字生态中实现了就业。
然而,“自由”总是相对的。弹性、灵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大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并非固定在一个平台获得工作和收入,缺乏稳定的劳动关系,让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受到影响,劳动者难以通过长期职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在此次调查中,有受访者毫不掩饰新职业对自己的吸引力,但也确实担心收入能否养活自己,不知道未来发展前景几何;有受访者虽喜欢新职业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但不会当作全职来做,主要是由于工资不稳定且缺乏保障。
在人人都能当主播、做骑手的时代,当跑道变得拥挤,劳动者同质性就业竞争趋于明显,如何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使之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相称,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显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日,江苏在即将实施的青年群体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中,就将新就业形态青年从业人员群体纳入其中。
此外,还应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级评定体系,畅通人才晋升渠道,关注其更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更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
对于新就业形态,不仅要蓄水,还应注“活”水,在拓宽就业边界的同时,也应打破天花板的限制,让新就业形态不受限。建立更加多元的技能培训体系,让“小哥”不仅跑得更多,还能跑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