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汉中潜心钻研文物修复近40年
【身边的大国工匠】接续传承,让更多古文物重现神韵
郭汉中在工作中。
自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江苏南京揭晓以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被聚光灯追逐的热度持续未减,慰问拜访、媒体采访……这位在近40年时光里潜心钻研文物修复的老匠人,迎来了职业生涯里最为紧凑的工作节奏。
16岁入行至今,郭汉中修复文物超过6000件,领导主持10余项省市级文物修复项目,三星堆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等文物重器经他的手以近乎完美的姿态重见世人。令业界瞩目的成就让他一步步成长为今天的“大国工匠”,更是时光与技艺相互成就结出的硕果。
“修物实为修身,修艺实为修心。”殊荣在身自不敢懈怠,接续传承,让更多古文物重现神韵,是郭汉中心中最朴素的愿望。
孤独漫长的修复之路
1984年,郭汉中家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正在三星堆西泉坎台地进行发掘的考古人员。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初中生郭汉中充满好奇,天天跟着考古队打杂,懵懂间对文物发掘产生兴趣。聪明勤奋的他,很快被考古队看中,开始跟随专业老师学习陶器修复。
1986年,三星堆发现一、二号祭祀坑,出土大量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急需文物修复相关人才。有挖掘清理经验和陶器修复基础的郭汉中被调入四川省考古研究所,跟随文物修复大师杨晓邬走上文物修复之路。
作为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高3.96米、树干残高3.84米的一号青铜大神树,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境的文物。但鲜为人知的是,从祭祀坑出土之初,神树只是一堆混杂着泥土的碎片,残损情况十分严重。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储藏青铜器碎片的隐秘小屋内,郭汉中和师傅杨晓邬用最传统的办法,根据碎片断裂缝隙结构,最大程度对神树残片进行拼接复合,修复周期长达近7年时间。
“文物修复是一项孤独的工作,每一件器物的复原都需要修复者静下心、坐得稳。”郭汉中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每一件文物的修复,都是一次漫长的摸索,自己仿佛在穿越时空、跨越千年向古人讨教。
在时光中锤炼匠心妙手
文物修复技术的习得并不容易。清洁、拼接、整形、补配、随色、做旧等6大工艺环环相扣,每一步都需要过硬的技艺、十足的耐心与专注,这其中还涉及多学科、多工种的融合。而仅有初中学历的郭汉中,却在各个环节的文物修复技术方面,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成为省内外文物修复界公认的顶尖工匠。
“技艺永远也学不完,人这一辈子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不辜负来到这个世界短短的几十年。”郭汉中告诉记者,入行这么多年,为不断提高文物修复水平,他一直把自学、自练、自悟、自省作为自己的准则。除了购置、研读大量专业书籍资料,他一有机会就向同行专家老师请教。
郭汉中对传统技艺的改良创新也得到业界普遍赞誉。2019年末,三星堆新发现6座祭祀坑,坑内的象牙提取是一个难点。为避免腐朽的象牙提取时发生断裂损坏,郭汉中创新性地自制泥土清理和贴附加固等小工具,采用了给象牙打高分子“绷带”的蜡模固型加固方式,让上百根珍贵的象牙全部安全出坑,极大提升了发掘清理工作效率。
师徒传承接力求索
作为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技术带头人,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郭汉中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向年轻同志悉心传授文物修复知识和实操技术,培养了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文物修复队伍。团队成员均成了行业内文物修复的技术骨干。
2021年,郭汉中领衔成立了文物修复技能大师工作室,配备了多种先进精密的文保修复仪器,他带领团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开展课题研究。这种师徒传承制,也让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水平和文物保护学术地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眼下三星堆6座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文物举世瞩目,对于文物修复工作者也意味着更重的责任。”郭汉中告诉记者,文物修复工作专业跨度极广,高校毕业生进入岗位后仍需漫长的磨砺,工艺技法主要靠师承延续。他从1992年开始带徒弟,但最终能留下成为专业修复师的人并不多。他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