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3月20日 星期一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三个着力点

赖德胜
《工人日报》(2023年03月20日 07版)

●观点

要坚持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提高就业质量和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为新时代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基本支撑。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确定了今年的就业目标,即城镇新增就业1200人万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左右。为此,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以如期实现就业目标,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为新时代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坚持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虽然我国人口增长已由正转负,但劳动年龄人口仍有近9亿人,而且每年新增劳动力高达1500万人,从供给的角度看,就业压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将长期存在。同时,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也是发挥好我国人力资源禀赋、释放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改革,谋发展,就业是一个重要变量和优先变量。

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经济。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推动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有不同的就业效应,要追求有利于就业扩容提质的经济发展,强化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世界工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进入工厂,比较好地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发挥国内大循环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发挥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要更好统筹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下好先手棋,打造竞争新优势,又要继续发挥好制造业对于稳扩就业的基本盘作用,发挥好民营经济对于稳扩就业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好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于稳扩就业的蓄水池作用。宏观政策要把就业作为调控的优先目标和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财政、货币、产业等宏观政策要更加聚力支持就业,不断丰富就业优先政策工具箱,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重大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制定和实施,要将就业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切实提升其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第二,坚持把提高就业质量摆在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最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虽然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仍然突出,但总的来说,就业大局是稳定的,即使在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过去3年,城镇调查失业率也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为此,要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他们创造更多发展机会,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同时,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于劳动力市场的适配性。

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就业质量仍是短板,需要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因此,在确保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就业质量,推动形成就业量质协调发展的局面。为此,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更多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目前,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歧视现象,比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等,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畅通流动渠道,增进社会性流动,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和过上美好生活的机会。推动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发挥好三方机制作用,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杜绝工资拖欠现象和超时加班现象等,让劳动者能够更好平衡工作和生活。特别是我国有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他们普遍社会保障不足,就业稳定性较弱。要与时俱进补齐法律短板,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覆盖面,增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好科技进步和平台经济对于就业的扩容提质作用。

第三,坚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为青年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就是为青年施展才干创造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实现梦想创造更光明的前景。最近几年,我国16~24岁年龄人口的失业率一直在高位运行,而且每年的峰值有不断走高之势。今年毕业的大学生规模高达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就业大局就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对于就业大局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更加顺畅。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各地各学校也积累了诸多好的经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要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就业观,将就业工作置于办学中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政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和强化政策措施,简化就业手续和落户手续,为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去西部地区就业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提供更多发展性支持,使他们在实施乡村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大有作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三新”经济发展,加强和改善基层治理,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要扩大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这既是践行社会责任,也是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鼓励并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特别是进行科技型创业,既带动就业,又推动创新。对于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要树立底线思维,为他们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使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