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无论在哪个岗位,他总想做得更好一点——
老工人刘宁的故事
刘宁在北京大兴机场线磁草变电所检查全贯通式同相牵引供电系统的电缆是否安装牢固。杨瓒 摄
3月3日9时,北京房山,大兴机场磁草变电所全贯通式同相供电科研项目机房,穿着黄色反光背心的刘宁正在这里查看项目进展。
这是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刘宁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刘宁普通的一天。他黝黑的脸上带着“沟壑”和笑容,敦实又朴实。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刘宁的职业生涯也接近尾声,3个月后他就要退休了。
普普通通的他,似乎又与众不同。同事说他是“机动人员”,哪个项目现场遇到难题,首先会想到找他;领导说他是“宝藏员工”,多年来他的一项项发明创新为公司提质增效作出的贡献不小。
老工人刘宁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工人的故事。
“想让工人干得更轻松一点”
“这是我做的。”在2号输入变压器室,刘宁指着电缆支架对记者说,神情有点骄傲。
起初这个支架是铝型材做的,可以防止涡流,但承重较差,电缆一放上去,架子就变形了。
项目部找来刘宁商量对策。刘宁提出,把主材改成槽钢,放电缆的横担还用铝型材,这样既解决了承重问题,又可以防止涡流。
在改造过程中,他发现斜放的电缆压在水平横担上,表面有压痕,想到通电后电缆发热变软,更容易划伤,他主动革新,把固定横担改成了旋转横担。
类似的小改造,刘宁已记不清做过多少。“创新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现场哪儿有问题就去解决。”他说。
有些问题是项目推进的拦路虎,必须拿下。有些问题别人没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了也没采取行动,而刘宁仔细观察了,用心琢磨了,然后动手去做了。
让刘宁最有成就感的是2011年获得发明专利的轨前测量仪,它也是“最给单位省工期省钱的”。原本轨道铺好后才能测量,而刘宁发明的仪器在铺轨前就能测量,大大节省了工期。此前每测量1公里,专业队伍用水准仪要一两万元,而刘宁的发明只要几千元。
看到工人放电缆很累,电缆还容易磕伤,刘宁发明了区间电缆敷设辅助装置。
看到工人布线时站起来太高,蹲着太低,只能半蹲,刘宁发明了无线遥控布线机。
……
“我想让工人干得更轻松一点,更高效一点。”刘宁说。
就这样一点一点,他走到了职业生涯的“收尾阶段”。
“不断创新的动力来自哪里?”记者问。
“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告诉自己前面还有更好的,才能一直往前走。”
“更好的东西是什么?”
“是理想啊!”他脱口而出,然后哈哈笑了。
当一个站在60岁门槛上的老工人说出“理想”这个词,他脸上的每一道“沟壑”都在发光。
“要做就把这事做成”
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无论在哪个岗位,刘宁总想努力做得“更好一点”。
1980年,17岁的他高中还没毕业,就顶替退休的父亲,成为原铁道部电气化局二处建筑队的一员。
他的第一个岗位是瓦工。师傅给他的评价是“天生悟”,干活会动脑子。他每天下班总会留到最后,“看看别人做的跟我做的有什么不同,比较一下怎么做更好”。
1983年,单位举办了一场砌砖比赛,砌一根2米高、8个面的柱子,误差不超过3毫米。刘宁砌的8个面都是零误差,在120名参赛者中拿了第一。赛后,他一下子从二级工升为三级工,要知道,他的父亲50岁退休时也才五级工。
1989年,他进入二处的另一个下属单位襄樊机械厂,被分在了镀锌分厂。在这里,他学会了机加工、编制工序和CAD制图,还拥有了一项至今依然倍感骄傲的发明——一台去除余锌的离心机。
“以前都是人工去敲掉零件上多余的锌,但锌很烫,还有毒性,我就想用离心机来除。”他说。前后花了五六年时间,反复调试,终于做成,不仅解了工人的苦,还让镀锌合格率从5%跃升至95%。
厂里给刘宁发了300元奖金。“我就爱琢磨这个,跟奖金没关系。我做的东西,工人实实在在地能用、爱用,很有成就感。”刘宁说。
2004年企业分流,刘宁来到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在不同的城市、项目和岗位间切换,他始终没有停止创新。
用近两年发明了轨前测量仪,花两三年发明了放线装置……刘宁的创新,更像是不怕麻烦、不计得失地“给自己揽活儿”。
“有没有想过付出这么多值不值?”记者问。
“没想过,我想的是,要做就把这事做成。”他笑了笑,说,“老是左想右想,就走不动了,就得一直向前,不看旁边。”
“差一点都不行,没有让的余地”
“不看旁边”,另一层意思是坚持做自己。
“较真”是很多同事给刘宁的评价。比如,干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时,刘宁发现疏散安装平台的板在曲线部位有个弧度,就要求全部敲掉重来。
“人家辛辛苦苦干好的,敲掉重来肯定不舒服,但不这么做质量不达标,我心里不舒服。”刘宁说,“干技术差一点都不行,没有让的余地。”
刘宁不是劳模,“刘宁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可能是他最值得称道的头衔。2018年创新工作室挂牌,2019年成为“巨晓林创新工作室”分室。
回望自己漫长的职业生涯,刘宁感慨万千:也许当初的出发,就注定了自己要一路向前。
1980年夏天,一个17岁的少年离开家乡四川遂宁车家沟,身高1.59米,体重才69斤。他走了25公里到邻县,又搭大巴3个小时到绵阳,在这里他坐上一辆绿皮火车,三天四夜之后,抵达襄樊(现称襄阳)。上车前,他遇到一对丢了车票的夫妇,于是把仅有的40斤粮票全给了他们,并没有去想自己接下来要挨饿了。那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心里有一点忐忑,更多的是兴奋——他要拥有一份“拿工资”的工作了。
那趟经历仿佛成了刘宁日后漫长职业生涯的浓缩。此后的43年里,他经历了更多的辗转,天津、重庆、上海、北京……他一直向前,不看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