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举明用50项国家专利授权、30余项自主研发技术为地铁检修添“智”——
“地铁医生”的电子梦
在山东青岛,你也许不知道邓举明的名字,但是你一定乘坐过他检修的地铁。
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0项,发表论文50余篇,自主研发30余项非标电子装置技术填补行业空白……青岛地铁高级工程师邓举明用匠心守护“最初的梦想”,也在地铁车辆维修领域不断实现着自己的电子梦。
6年获14项专利
初见邓举明,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典型的“工科男”:冷静、沉稳。
邓举明今年38岁,出生于山东莱州农村,母亲常年务农,父亲是村里的电工。当别的孩子在村里玩泥巴时,他却喜欢把自己关在屋里鼓捣家用电器。
高考结束后,邓举明填报了齐鲁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09年,他凭借大学时期的优异成绩,进入青岛一家国有企业从事电气设计工作。
由于企业缺乏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不高,当时,邓举明每月的收入只有1200元。不过,面对第一份工作,他不想轻言放弃,而是选择利用工余时间继续充实自己。
6年间,他用自费购买的原材料做实验,研发出了非标电子测试工装等新技术,获得了14项专利,发表了5篇专业论文。
2016年,青岛地铁迎来建设高峰期,急需更多有技术、能创新的人才加入,邓举明应聘成为运营分公司电气技术岗工程师,负责地铁车辆维修。
热爱跨越万难
地铁车辆维修包括电气电子和机械两类,邓举明所从事的电气电子类别包括牵引、制动、照明、旅客信息、辅助供电、空调等六大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近百种器件。
“青岛地铁自动化程度高达80%,这也增加了电气电子的维修难度。”邓举明拿起身边的一块集成电路板向记者介绍,这个被称作系统“大脑”的硬件,包含单片机、晶振和三极管等近百个电子元件,地铁车辆一旦发生故障,需要逐项进行排查锁定。
全新的领域、更高的技术要求并没有难住邓举明,得益于此前的积累沉淀,他迅速掌握了地铁车辆电气电子原理,并将过往的专利技术迭代升级,成功应用于检修系统。
以往车辆报站系统出现故障,检修人员必须驱动列车模拟报站才能复现故障,一辆列车的运行时间至少45分钟,往往需要排查多次才能确定故障原因,费时费力。
能不能研制一个模拟信号装置,实现车辆静态半自动报站,提高检测效率?邓举明花了一周时间,尝试了数十个版本的程序代码和上百次的硬件调试,成功研制出PIS半自动报站信号模拟发生器装置,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每年还可节约成本50余万元。
尽管攻克技术难关需要经历数场鏖战,但是邓举明乐此不疲,“热爱可以跨越万难。”
掌握核心技术
采访中,邓举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青岛地铁3号线车辆牵引系统出现故障,影响车辆运行,该系统的法国供货商提出更换整个部件单元的解决方案,而整个牵引箱的费用需要30余万元。
为了给企业节省成本,在没有图纸和程序代码的情况下,邓举明带领团队拆解了一台完好的牵引控制箱作为参照物,将故障集成电路板上的近百个电子元件逐项测试。
两个多月里,经过数千次的排查、绘图、检测,他们终于锁定故障原因,解决这个难题只用了数百元。
随着这样的经历增多,邓举明越发体会到,新时代的“地铁医生”不能只会修理,还要会创新、懂研发,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6年,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集团为这个246平方米的工作室购置了十余种先进电子设备,每年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工作室研发创新。近年来,邓举明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0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3项,带领工作室团队自主研发的30余项非标电子装置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被广泛应用于地铁车辆检修作业。
“我们正在设计研发一款车辆里程表自主检测装置,成功应用后,将有效减少里程表送检频次,每年可创效100余万元。”邓举明说,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系统的时代已经到来,更多与地铁有关的电子梦正在一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