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现场,200余名选手尽展匠人风采
【文物修复在行动①】护文物之美,行天下之技
编者按
日前,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全国的219名选手同台竞技。比赛共设木作、泥瓦作、陶瓷、壁画彩塑和金属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6个项目。
我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馆藏文物超过1亿件(套),急需大量高素质的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文物修复和考古工作、让工匠精神在文物行业蔚然成风、让传统技艺薪火相传的美好愿景,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文物修复在行动”系列报道,关注文物修复事业当下发生的那些物件、那些手艺,那些人、那些事。
比赛区明亮静谧。围栏外不时有观众走动,脚踩在胶皮垫上的“吱吱”声,一顿一顿,听起来“小心翼翼”。围栏内是参赛选手们,有的手握签字笔若有所思,有的埋头拱背,拿着小平铲在壁画上修修补补。
这是3月25日,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师比赛现场,同期进行的比赛项目,还有木作、泥瓦作、陶瓷、金属文物修复师和考古探掘工。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了这场大赛,主赛区设在山西警察学院。
“我感到很欣慰。”76岁的中国古陶瓷修复专家蒋道银,是陶瓷文物修复师比赛的裁判员,他说,“举办这样的全国性大赛,对普及推广文物修复特别起作用,会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文物保护事业中来。”
把真实文物搬到赛场
不仔细看的话,选手面前的壁画更像块泥板子。其实,这些壁画是从山西长治市长子县的寺庙揭取的文物,每块1平方米左右大小,选手此次只做画面修复,之后还会恢复到所属寺庙的墙上。
大赛中,金属、陶瓷、壁画彩塑3个比赛项目提供的都是文物原件。选手要在14个小时内完成保护修复,并对修复过程进行文字、照片等信息记录,编制修复档案。
“在这么短的时间修复真实文物,对选手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大赛可移动文物组组长钟家让表示。
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师赛区楼下,是金属和陶瓷文物修复师两个赛区。
这里修复的文物来自山西各地博物馆,钟家让告诉记者,专家在前期大致估算了文物修复用工量,选手们用抽盲盒的方式选定要修复的文物,用工量特别大的,只进行部分修复,以保证总工作量相对公平。
周贤婧是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参赛选手,今年37岁,她抽到的是青铜盖鼎。与记者碰面时,她的右手大拇指还戴着护具。“腱鞘炎,对比赛影响不大。“她说,主要是规划没做好,想修完盖子才去修鼎,结果尝试给盖子整形没能成功,浪费了大半天时间。
“陶瓷文物修复组也有选手没能完成修复。”24岁的选手周昱岐说,但自己可能是运气好,抽到民国时期的一只粉彩,属于釉上彩,只需在表面画图,提前两个小时完成了修复,“完成度还是比较完美,基本看不出修复痕迹。”
记者了解到,大赛筹备组挑选了典型病害文物用于实操比赛。如选取带有“粉末状锈蚀”病害的青铜器,此类病害堪称青铜器的“癌症”,有空鼓类病害的壁画,保护治理难度也比较大。
“希望通过选择高难度的典型病害文物,真实反映选手的技能水平与理论知识水平,展现高超技艺。”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表示。
回归传统,用基本功说话
本届大赛行业参与范围最广、参赛人数最多。入围总决赛的200多名选手,都是各省份选拔出来的“尖子生”。选手平均年龄41岁,最年长59岁,最小的20岁。
木作文物修复师选手平均年龄最大,为49.6岁,孔令伟和朱小林都在平均年龄之上。
孔令伟今年55岁。赛后,他给记者发来赛场上做的作品。图片上的月梁梁头线条平滑柔美,榫卯严丝合缝。当被问到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他想了几秒,“挑不出毛病来!”他乐呵道,“专家看了都给我竖大拇指!”
木作文物修复比赛除1个小时的理论考核外,也有14个小时的实操考核。选手要完成一份月梁梁头、昂尖和耍头制作,以及昂尖补接修复等。昂尖要用榫卯方式补接,一种按照图纸要求,另一种补接方式自由发挥。
在使用工具上,木作和泥瓦作文物修复师比赛都特别强调,要用传统木作工具,不能用电动工具。
“比赛规定用传统工具,是为了最大限度还原文物的工艺和做法。”木作文物修复师项目裁判长李永革如此解释,比如电锯锯出来的木头很直,但文物并没有那么直、那么平。
月梁在南方的木构建筑中比较常见,来自山西的朱小林和山东的孔令伟,都接触得少。“但有基本功在。”朱小林说,至于使用传统工具,对老师傅来说并不算“要求”。 59岁的朱小林至今仍在一线工作,锛、斧、锯、刨、铲、凿这些工具,已经陪伴他40余年。此次比赛,朱小林提前两个小时完成实操考核。
孔令伟入木工行业有近40年,从事文物修复也有34年。此前,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举办过两届,他都参加了,先后获得二等奖和一等奖。此次来比赛,他和朱小林一样,也是“带着趁手的工具和基本功就来参加比赛了”。
是竞技场,更是交流学习的舞台
“这是一份福气。”对于有机会参加大赛,还拿了奖,朱小林感到很意外、也很高兴。
“高手太多了。”闭幕式当天拍完集体照后,周昱岐感慨道,参加大赛是开阔眼界的好机会。
“文物修复是长期的过程,除了不断练习,还要接触各种情况的文物,不断丰富阅历,才能做好这件事。”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裁判长李奇坦言,借助大赛平台,不同经验的人在一起交流、一起鼓劲,找到了使命感,从而坚定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受访时,专家和选手们不约而同表达了这样的期盼,希望大赛的举办,让更多人知道文物修复行业,推动文物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提高,提升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
作为文物资源大国,我国尚未建立与丰富的文物资源相匹配、与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相协调、与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蒋道银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目前文物修复力量相对薄弱,挖取出来的文物很多,如果不及时进行保护性修复,时间长了,有些文物会老化。
“希望年轻人赶快去上班,赶快出彩。”蒋道银言辞恳切,技术要快点传承下去,希望年轻人站在我们的肩膀上,走得更高更远。
罗静透露,继2021年《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后,国家文物局于2022年起草了《考古探掘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后续将向社会颁布。
“我们将探索文物工匠学历提升、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等做法,提升文物技能人才待遇、地位,让文物技能工作成为人人尊重、人人向往的职业。”罗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