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与焊花为伴,上海工匠陈浩对焊接的苦和累深有体会——
在一条条焊缝中探路智能建造
春日上海,记者在陈浩领衔的创新工作室里见到了这位身着厚实焊工服的“焊”匠。陈浩个头不高,由于长期在户外工作,皮肤黝黑,一双眼睛格外明亮,笑起来总会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与肤色形成鲜明对比。
不久前,上海市总工会新命名了一批“上海工匠”,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公司焊接负责人陈浩位列其中。此前,他已经获得了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还连续两届担任上海市人大代表。
20年前,还是一位普通农民工的陈浩不会想到,手中的这把焊枪会焊出一条工匠之路。
“炼”成“望闻问切”绝活
“焊好每一条焊缝,做好每一件小事,对每一个钢构件负责。”上海工匠的评审现场,陈浩如是阐述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正是每一条焊缝的累积,让陈浩“炼”成了“望闻问切”的绝活——他听焊接时的声音就能判断出焊接电流与电压是否匹配;看焊缝外观就能了解施焊者的用弧方式和不足之处;根据超声波检测,在返修处理前就能明确判断出缺陷产生原因。这项绝活也大大降低了生产一线的材料浪费和返工成本。
20年前,陈浩高中毕业后,来到南京电容器厂当起了焊接学徒工。
学焊接的路很苦。白天,陈浩认真跟着师傅学习焊接技术,晚上,继续留在车间苦练焊接技巧。当时,电容器厂位置十分偏僻,夜晚他结束练习,独自从车间走回宿舍,总要经过一片荒地。18岁的少年并非不害怕黑暗,但学好技术的信念支撑着他没有放弃。
无数个黑夜,他一个人在车间里摸索焊接技巧,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终于,飞溅的焊花中,他战胜了对黑暗的恐惧,也冲破了焊接技术瓶颈。
每一条焊缝都是一次见证
在陈浩看来,每一次焊接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条焊缝都是一次见证,它们都会最终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生命周期,丝毫都马虎不得。
2013年,陈浩来到中建八局工作。在这里,他辗转不同的城市,参与并见证了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干过的工程越多,我越喜欢当焊工。”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是G20杭州峰会的主会场,陈浩带领的9人焊接班组要在两个月内安装完成6000吨钢构件,时间紧、任务重。这个超大型建筑,现场钢桁架结构十分复杂,且工序相互连接,牵一发动全身,一旦出现失误造成返工就会严重影响工期。
当时正值酷暑,巨大的精神压力、恶劣的气候条件、高强度的焊接工作,让一些工友产生了畏难情绪。作为公司的焊接技术骨干,陈浩一方面带领工友探索改进焊接工艺方法,在分配任务时,把最难啃的硬骨头留给自己;另一方面,在下班后主动与工友们聊天谈心,安抚大家的情绪,释放压力。
最终,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提前15天完工,陈浩和工友们也跑出了30天安装1.2万吨钢构件的“加速度”。
这样的经历在陈浩的职业生涯里不胜枚举。青岛东方影都3000吨异形钢结构制作安装1个月完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1.1万吨钢结构45天封顶,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8500余吨钢结构安装40天交付……在这些项目的攻坚鏖战中,陈浩和工友们不仅实现了完美交付,相关工程还摘得了鲁班奖、中国焊接工程金奖等奖项。
研发焊接机器人助力智能建造
“焊工手里有团火,四季炙热无处躲。十个焊工九个黑,全身上下全是灰。蹲低登高很平常,干的就是这一行。身上烫痕何其多,默默无语对谁说。”这首陈浩写的打油诗,也是焊工作业环境的真实写照。
20年与焊花为伴,陈浩对焊接的苦和累深有体会,为此,他领衔的陈浩钢结构焊接技术创新工作室,一直致力于研究焊接自动化技术,希望借助机器人作业减轻焊接劳动强度,降低职业伤害风险。
研发过程中,陈浩尤其注重机器人的实用性。工作室研发的焊接机器人已经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天津周大福、北京丽泽SOHO等超高层建筑建造中推广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质量,还为公司节省了数十万元成本。经过团队反复试验改进,4.0版的焊接机器人将于近期在施工现场投用。
“继续优化焊接机器人,以小型化、可移动为方向,不断改善焊工工作环境,提升企业智能建造水平。”谈起近期的“小目标”,陈浩的眼里闪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