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54个运输机场中有206个年旅客吞吐量在200万人次以下,占比高达81.1%
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助力中小机场高质量发展
在日前举办的第五届民航中小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小机场四型机场建设研讨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无论从落实国家战略出发,还是为应对民航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小机场的发展在未来都肩负重要的使命和任务,要坚定不移推动中小机场高质量发展。
本届论坛由中国民航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民航报社、东部机场集团与淮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淮安涟水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论坛还发布了中小机场四型机场建设优秀案例名单,共有47家机场的55个项目入选四型机场优秀案例。
中小机场作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在改善地方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韩钧表示,十年来,我国中小机场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体现为机场布局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展;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综合效益更加凸显;建设水平迈上台阶,积极打造品质工程;安全基础持续夯实,管控能力稳步提升;运营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品质持续提升;服务脱贫攻坚战略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支撑作用充分显现。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213个,占全国运输机场总量的84%。运输机场已实现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90%的人口、93%的经济总量。
另外,全国254个运输机场中有206个属于年旅客吞吐量在200万人次以下,占比高达81.1%。按照地面100公里服务半径测算,中小机场覆盖了约50%的国土面积、接近60%的人口。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则提出,到2035年,中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400个左右,基本建成以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为核心,区域枢纽为骨干,非枢纽机场和通用机场为重要补充的国家综合机场体系。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中小机场依然存在布局规划有待完善、服务保障能力仍需提升、安全基础还不牢固、建设水平有待提升、运营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和挑战。
韩钧说,我国虽然已建成投用254个运输机场,但相较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发展潜力,我国运输机场总量仍然偏少,机场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布局规划还有待完善,服务保障能力仍需提升。
2020年年初,中国民航局印发《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提出到2035年将实现标杆机场引领世界机场发展,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智慧便捷、和谐美好的四型机场,为全方位建设民航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民航业复苏态势显著,中小机场也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期。如何抓住发展新的机遇?
韩钧表示,下一步,一要加快机场布局规划落地,提升系统保障能力。地方政府要加强中小机场建设项目前期论证,科学合理确定建设方案。二要以严之又严的态度,抓好机场运行安全。要坚持对安全隐患零容忍,采取措施稳住安全态势,深化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大机场安全投入力度。三要以四型机场为抓手,着力推动中小机场高质量发展。要依托智慧化手段,推动中小机场系统性变革;从全周期和全链条抓好绿色机场建设;坚持人本服务理念,抓好人文机场建设。四要强化运营政策支持,增强中小机场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