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城市将赛事延展成旅游消费季
跟着马拉松打卡一座城
阅读提示
对一些跑友而言,参赛前后游玩和购物,是和跑步同样重要的事。一个涵盖周末的赛事,能吸引上万人来到当地,很多酒店一房难求。
随着发令枪响,1.5万名跑友从重庆巴南区人民政府广场出发,在“最美滨江路”上一路向北,享受长江之滨的美丽风光。不久前,2023重庆半程马拉松在巴滨路起跑,重庆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该市计划将举办超20场马拉松赛。
“马拉松赛,不只是展示城市风貌的窗口、城市营销的名片,也提振着城市的旅游信心。”该负责人表示,重马每年拉动体育旅游消费约3亿元。马拉松赛事为何对带动城市旅游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主办方如何更好地通过赛事提升城市形象,助力文旅产业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让参赛选手在运动中领略城市美景
“8年后重回重马,最让我惊喜的是重庆的变化。赛道变好了,环境变美了。”来自东部某城市的跑友文黎说,他每到一个城市跑马拉松,都会在比赛前到附近的知名景点游玩,“既能调整心情,也打卡了一座城市”。
跑步从一开始就并非马拉松的全部。对一些跑友而言,在参赛前后游玩、购物,是和跑步同样重要的事。“到山城逛逛是我今年来重庆参赛的目的,逛了牡丹园,吃了豆花和当地有名的火锅。”刚刚跑了垫江马拉松的一位跑友告诉记者。
“大型城市跑步赛事,是城市综合展示区域文化和风貌的最佳机遇,比赛路线应注重容纳历史人文景观和地标建筑,让参赛选手在运动中领略美景。”马拉松赛事营运公司负责人吴宇说,例如,苏州首届城市马拉松赛道沿途上演昆曲、评弹以及水乡特色舞蹈,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的森林马拉松充满土家族苗族风情等。
记者了解到,3月19日在重庆举行的马拉松赛事,起点是重庆南滨公园,途经长江大桥、美堤雅城路口等,路线中还包含国家4A级景区长嘉汇弹子石老街。这条以重庆开埠历史为主线的一条百年老街,通过上下落差80米的九级坡地立体呈现出来。老街旁的广场举办了中国诗歌节等重大活动,也是重庆跨年焰火表演最佳观赏地之一。
将马拉松延展成旅游消费季
为营造良好的体育和休闲氛围,一些地方还以马拉松赛事为契机,整合商旅文体资源,将赛事延展为持续半个月的旅游消费季。例如,重庆在马拉松赛事基础上打造全域、全行业联动的重马国际消费节。
吴宇告诉记者,马拉松赛道往往囊括地标式建筑,与当地特色旅游相结合,再加上当地特色美食、赛事特色文创等元素,这样的赛事不仅能激发当地民众的热情,也能吸引诸多外地选手,为文旅产业带来新动能。
“比如合川钓鱼城马拉松,虽然是周日比赛,但很多跑友周六乃至周五就过来了,到周边游览景点,或者走亲访友,酒店、餐饮,这些都是有影响的。”吴宇说,在马拉松经济里,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笔账。
在家住重庆九龙坡区的罗宏看来,较大的客流量和关注度将提升城市曝光度。“最近有朋友专门到重庆来跑马,我帮他们定房间,发现很紧俏,一个涵盖周末的赛事,吸引上万人到当地跑步和旅游,很多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重庆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秋实说,随着马拉松的不断发展,与运动相关计时设备、赛事通讯指挥终端、移动定位系统乃至赛事衍生的文旅产品,都会得到巨大的发展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前沿丰富的产品体验。
“变味”的赛事影响城市旅游形象
“万人赛事回来了,赛道上的激情回来了。赛事复苏的背后,是提振起来的文旅市场消费信心。”重庆体育运动研究所研究员李文建说,随着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跑者对优质赛事的需求也呈几何式增长。但实际上,一些主办方的服务意识和办赛能力仍然有限,精品赛事整体占比依旧不高,难以满足群众对高品质赛事的需求。
李文建指出,此外,同质化突出,运营方急功近利,也是马拉松赛事主办发需要关注的问题。“一些小城市不应该想着不断扩大知名度和规模,应该将赛事作为当地的一个传统节日办,重点在激发群众的旅游健身热情。赛事过多过密,但公共管理与服务跟不上,也会影响城市的旅游形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动辄标榜国际头衔,但实际报名率很低,浪费赛事资源,带来交通问题和群众安全隐患。更普遍的问题是,小赛事拉人头,让比赛变味,有品牌效应的赛事一票难求,存在灰色产业链条,反而对文旅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预计到2025年,中国路跑及相关赛事将增至2500场,世界田联路跑标牌赛事达到80场,大众马拉松参与人次超过千万。”中国田协驻会执委王晓莹说,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马拉松仍需在安全保障、管理体制、标准建设、技术服务及先进理念等方面开展系统性工作,确保赛事的推广价值与安全性得到兼顾。
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祝仕兴认为,未来国内马拉松发展的方向应聚焦提升城市形象与影响力,引导培育马拉松文化扎根,实现可持续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