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特种兵”
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进一步吹响了旅游业全面复苏的号角。在浩浩荡荡的出游“大军”中,擅长“特种兵式旅游”的年轻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早在“五一”假期前,“特种兵式旅游”的旋风就为旅游市场的回暖复苏做足了铺垫。大批年轻人轻装上阵、说走就走,以两天玩三城、日行数万步的“特种作战”方式,掀起了一股快节奏、高效率、低成本旅游热潮。
然而,在引领旅游话题热度的同时,“特种兵式旅游”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观点认为,“特种兵式旅游”不过是快节奏的“穷游”;还有人质疑,这样高强度的走马观花究竟能有多少收获……
年轻人有权选择自己的出游方式,也有权对旅行下自己的定义。从积极的一面看,“特种兵式旅游”彰显了当代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也反映出他们旅游消费的节俭与理性。但从另一方面看,选择这种牺牲休息时间、快节奏高强度的“打卡式”出游方式,可能并非全部出于热爱。
从经济角度看,“特种兵式旅游”不过是为年轻人去远方看看提供了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各种“特种兵式旅游”攻略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低成本,“洗浴中心蹭澡蹭睡”“公共卫生间里化妆”“不让商家多赚一分钱”等内容,显示出“特种兵”在旅游消费上的小心谨慎。
然而,对于旅游业来说,其质量评价标准是明确的。旅游业复苏需要的不仅仅是客流量的回升,而是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气更需要效益。审视今年“五一”旅游业成绩单,尽管出游人数与旅游收入等数据都创下近年来新高,但人均旅游消费却较疫情前有所下降,旅游业全面复苏仍面临着挑战和压力。
人气来自需求端发力,效益则需要供给端给力。“特种兵式旅游”在游览时间、深度、消费等方面看似有所“降级”,但其背后蕴含的旅游需求却是在升级。
在紧凑的旅程中,年轻人把有限的时间更多留给景色、把有限的金钱更多留给体验式消费,创新出各种新潮玩法,实际上是在重新定义旅行。传统的景点观光、旅游购物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和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旅游行业迫切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创新供给,提供更加丰富、更具特色、更具内涵的旅游产品。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产品也需要提升服务。今年以来,为了更好承载“特种兵”旺盛的出行需求,各地相关部门以及一些企业、商家,纷纷对自家的服务与保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善提升。然而,旅游市场的服务升级需要针对“特种兵”特事特办,更需要抓好“常规军备”,构建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体系。
今年“五一”期间,在旅行社、酒店、民宿以及景点等领域,一些沉疴痼疾仍不时泛起,凸显了旅游业进一步净化市场秩序、加快补短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总而言之,旅游业需要抓住市场回暖的有利契机,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安心、更满意的旅游选择。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顺应旅游消费转型升级趋势,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消费提质扩容,让包括“特种兵”在内的游客可以放心玩、大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