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90年代的李庆长到今天的梅宏刚,劳模精神在传承中点亮万家灯火——
有事@他,好使
2022年4月29日,梅宏刚对哈尔滨市松北区重点产业项目的供电设备进行检修。受访者供图
22年前,媒体以《有事呼他,好使》为题,报道了时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供电局变电亭班班长的李庆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主动向社会公开传呼机号码,24小时义务受理客户求助的故事。李庆长和他的传呼机号码一时间家喻户晓。
那时的李庆长,还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今,“李庆长”已经成为一支队伍——国家电网黑龙江电力(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以下简称党员服务队)。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梅宏刚就是这支党员服务队的现任队长。虽然传呼机早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老队长留下的随叫随到、热情为民服务的情怀始终没有变。
梅宏刚带领同事设计了一款手机小程序,用户只要上传用电故障,就可以实时得到解决处理。
市民们不禁感慨:22年后,有事@他,还好使。
三任队长,接力传承
党员服务队成立于2001年,李庆长是第一任队长,2016年,梅宏刚从第二任队长栾国祥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2010年,业务过硬的梅宏刚经过重重选拔,成为党员服务队中的一员。
“老队长对我的影响不仅是在技术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引领。”梅宏刚回忆说,李庆长对队员们的品行有着严格要求。
现在,梅宏刚的徒弟於炜人对他也有着同样的评价:“梅队长要求我们不喝客户的水、不吃客户的饭,服务后要帮客户清理现场,把搬动的物品都放回原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除夕前一天,梅宏刚接到家住哈尔滨市田地街的王大娘的一通求助电话:“我是独居老人,想年前搞搞卫生,结果把水洒了一地,插座泡了,你能来帮帮我吗?”
接到电话的梅宏刚顾不上吃午饭就赶到老人家中。由于故障时有时无,所以需要逐条线路排查,老人家中局促空间内堆满的杂物成了最大障碍。
梅宏刚把堆放的杂物和家具一样一样挪开,然后,再原位搬回。几番折腾下来,全程戴着口罩的梅宏刚已是满身大汗。天色渐暗,但故障依然没有查清。
“孩子,这么晚了,咱不修了。”老人对梅宏刚说。但梅宏刚坚持道:“您放心吧,今天必须修好,让您过个亮堂年。”
终于,在忙碌了4个多小时后,故障得到了解决。梅宏刚把屋子里因为挪动家具而出现的灰尘打扫干净,并用自带的酒精消毒后才离开。
用户下单,队员抢单
“服务队的工作没有固定时间,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做好‘电话一响、拔腿就走’的准备。”梅宏刚对记者说。
成为队长后,梅宏刚开始计算上了成本和效益。
“路远的用户,我们要开两个小时车才能到,到地方后,可能拉一下电闸,问题就解决了。不光把时间浪费在了路上,也耽误了为其他用户解决问题。”于是,梅宏刚开始思考,如何更高效地为用户服务。
梳理20多年的修电配电工作经历,梅宏刚发现,很多用电故障都是“动一动”“碰一碰”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用户自己动手就能很快解决。
2021年,梅宏刚开始带领青年队员搭建党员服务队抢单服务平台,2023年该平台上线试运行。这也是全国首个电力志愿服务抢单平台。
打开小程序页面,用户只要点击“服务下单”,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将用电问题上传,并留下联系方式,就会有接单的队员主动和他联系,通过视频连线,帮客户解决问题。
据统计,自平台投运以来,党员服务队队员平均每人每天抢单13件,每单的服务时长由原来的2.5小时缩短至0.5小时。
考虑到服务的很多用户都是老年人,梅宏刚在参与开发小程序时,特别增加了适老设计。小程序增加了语音留言功能,让老年人不用打字就能下单;还设计了不用添加好友就能进行视频连线的功能。
以心换心,护老助老
在梅宏刚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有一份特别的“客户档案”,记载着服务过的所有年老体弱、空巢独居、生活困难的“特殊客户”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工作中,如果恰好路过某位老人的家门口,他还会主动上楼去看看老人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我的微信每天早上都会收到很多老年朋友发过来的‘早上好’表情包。”在梅宏刚的记忆中,曾经服务过的葛奶奶让他印象最深。
2015年,梅宏刚曾帮助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的葛奶奶排除过一次用电故障。从那之后,老人每逢中秋、春节等节假日,都会给梅宏刚发祝福短信。
2022年的一天,忙碌了一天的梅宏刚突然想到,已经很久没收到老人的短信了。于是,他打电话到老人家中才知道,老人已在1个月前去世了。
第二天,梅宏刚买了水果去看望葛奶奶的老伴,老人看到梅宏刚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毫无顾忌地哭了出来……
这些年来,把梅宏刚当作亲人一样对待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离去也让梅宏刚倍感不舍。
更让他不舍的事情发生在今年年初。
“2023年1月逝世。”采访中,在参观党员服务队事迹展馆时,梅宏刚指着老队长李庆长个人简介上最近增添的一句话说,“李队长2009年就退休了,退休后仍然每天都来单位办公,一直以志愿者身份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直到2017年,他病得连筷子都拿不住了,怕给别人添麻烦才不来了。”
“我也要像老队长一样,一直工作到干不动的那天。”梅宏刚说。
采访结束时,党员服务队展馆外夜幕降临,城市里的万家灯火正逐一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