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8月07日 星期一

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人才担纲大运会——

【聚焦大运】从“运动员大学生”到“大学生运动员”

本报记者 刘兵
《工人日报》(2023年08月07日 08版)

8月6日晚,在成都大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日本队,夺得冠军。

本报记者 蔚可任 摄

8月6日,在成都大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郭涵煜夺得冠军,成为继李娜之后,22年来首位在大运会网球女单夺冠的中国选手。

本报记者 蔚可任 摄

8月6日下午,在成都大运会女子花剑团体决赛中,中国队以45比22战胜意大利队获得冠军。图为中国选手黄芊芊在庆祝胜利。

本报记者 蔚可任 摄

8月6日,在成都大运会赛艇项目女子四人单桨决赛中,中国队夺得金牌。

本报记者 安彦璟 摄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已近尾声,记者在近两天来的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近年来体教融合的实施,征战大运会的中国队逐渐由专业运动员为主转变为由一般大学生担纲。

本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中专业运动员的比例较以往有所下降。据成都大运会中国代表团团长王嘉毅介绍,从2011年深圳大运会开始,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已实现以普通大学生选手为主的参赛风格。随着体制机制的转变,大学培养的体育人才逐渐增多。

本次大运会中,由成都体育学院艺术体操队肖明欣、严之庭、陈玟珊、陈佳琪、赵红玉、李雪瑞组成的中国队发挥出色,斩获了两金一银。成都体育学院院长潘小非认为,这正是学校体教融合的成果。“她们不仅竞技水平高,学业上也比较优秀,还有正在攻读研究生的学生。”

大运会中国代表团人员构成的转变,是实施体教融合及国家不断重视高校体育发展的结果。潘小非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内体教融合持续向深入推进,一些项目已经结出硕果,高校逐渐成为我国选拔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平台。

据悉,截至2020年,全国已有283所高校获准可以进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每年培养体育人才近万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还持续为国家培养了多位世界冠军。

全国级别的大学生体育联赛设置,也推动着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如1998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成立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都将篮球视为发力点,目前已将篮球队打造成本校的体育名片。

在小众项目上,体教融合政策效果更加明显。如近年来上海和广东等地的高校,通过派出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一些高校做培训,不断扩大学习水球项目的人群。此次大运会中国水球女队的钟淇云告诉记者:“现在上海的大学体验水球的同学越来越多,推广和普及有所提升,我对中国水球有信心。”

虽然近年来高校培养的竞技体育人才越来越多,但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刘立新看来,培养体育人才的高校阵地仍待加强,大学体育需扮演多项角色。“要让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完成教育的第一功能。在此基础上,让那些具备体育特长的学生进一步接受专业培训,成为专业人才。这样不仅拓展了中国体育人才的培养之路,也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民健身的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率队参加本届大运会的巴西代表团领队亚历山德罗告诉记者,巴西一直重视高校体育社团的作用。“不同高校的社团之间通过开展多项赛事活动,让我们找到了更多人才。巴西柔道、跆拳道以及田径项目的不少优秀运动员,都是通过大学体育社团脱颖而出的。”

国际大体联教育委员会委员钟秉枢认为,从“运动员大学生”到“大学生运动员”的转变,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大学体育的跨越式发展。“今后,要进一步打通大学体育和职业体育的关节,统筹运动员选拔、训练、服务保障和退役后发展的指导,形成二者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本报成都8月6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