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重塑传统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云端”生产线澎湃绿色动能
在山东威海,迪尚集团有限公司的办公大楼内,一位女设计师正专注地操作着电脑,通过3D创新设计技术进行线上虚拟缝制。她将把一件成衣的打样通过云设计中心传输给万里之外的国外客户,产品研发周期较以往缩短了三分之二。
迪尚集团以工业互联网思维打造纺织服装垂直生态供应链平台,实现了由来料来样加工到自主设计制造、再到数字化设计制造的转型。如今,该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和职业工装生产企业之一。
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传统产业占比高达70%。如今,山东正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包括服装、化工、农机等传统产业正不断迈向“云端”,传统生产线迸发出绿色新动能,在创新的沃土上“老树发新芽”。
将各类资源织入“网”中
如今的迪尚集团,可以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品牌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完善的供应链服务。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迪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近几年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
迪尚集团副总经理朱洪韬表示,企业近年来保持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创新提出“DDM——数字化设计制造”理念,打造了纺织服装垂直生态链平台,不断推动服装生产制造智能化。该平台将各类资源织入“网”中,继而实现快速反应、快速生产、快速销售,并为全行业上下游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球500多个服装品牌、3000多名设计师、4000多家供应商、11个生产基地已“接入”该平台。
近年来,山东威海将财政资金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改项目倾斜,近3年累计安排专项政策资金1.1亿元,占到市级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政策资金的50%。
山东淄博则通过强化“亩均论英雄”“碳均论英雄”导向,推动传统产业“存量焕新”、新兴产业“增量换乘”。
位于淄博市淄川区的东华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大力推进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工作,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2018年就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也是在同一年,该企业完成了全国首个水泥“工业大脑”研发并上线常态化运行,通过数字化方式优化全链条工艺控制环节。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该公司水泥“工业大脑”2.0版优化升级后,吨熟料平均节约标准煤0.5kg,节约电耗1度,水泥生产关键被控工艺标准差减少30%以上。
传统产业高新化、现代化
“在全世界,只有中国制造的动车车身是白色的。”在山东烟台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公司党委副书记丛浩指着一辆动车模型介绍。
动车所用涂料的主要原料,是万华化学自主研发的脂肪族异氰酸酯(ADI)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被誉为异氰酸酯产品系列里的明珠,具有优异的抗老化、耐暴晒、耐黄变性能,是支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材料,也是涂料、胶黏剂、人造革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的关键原料。
如今,万华化学的MDI制造技术已完成第7次迭代升级,单套产能达到120万吨/年,成为国内唯一拥有MDI、TDI、ADI全系列异氰酸酯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四大产业集群。
在全国最大高性能纤维生产企业——泰和新材,公司新近开发的ECODY绿色印染技术,在染色过程中不添加盐和碱,也没有污水排放,可以大幅度减碳减排。
“我们一直以攻克‘卡脖子’技术为己任,先后填补氨纶、间位芳纶、芳纶纸、对位芳纶4项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西全说。
化工行业是山东的传统支柱产业,山东烟台正依靠技术创新,将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作为重点培育的支柱和优势产业,力争从传统产业里挖出“金矿”。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和技术。”烟台市委书记江成表示,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不是决然对立的,关键看采用什么技术、追求什么产品,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立足点放到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上,走传统产业高新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子。
用科技成果武装农机“大脑”
如今,在全国各地广阔沃野上,各类智慧农机成为农田里春耕夏收的“得力干将”。
来自山东东营的田照深,2016年开始涉足农业。随着农场规模越来越大,田照深也把种地的门道摸得越来越清,目前农场的各项生产工作正由机械化向智慧化转变。
“这台CVT拖拉机带有自动导航,可以根据地块设定自动作业路线,在大地块作业‘笔直’,误差非常小,比老机手人工操作更精准,关键是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说起引进无人驾驶农机的好处,田照深感触颇深。
田照深口中的CVT拖拉机,正是由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CVT重型智能拖拉机。该拖拉机采用潍柴集团自主研发的CVT无级变速动力传动总成,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对大马力CVT拖拉机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垄断。
“引领国内农业从‘汗水驱动’向‘智慧驱动’转变,让传统农业变得聪明起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大庆说,作为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坚持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武装农机“大脑”,为规模种植户提供耕、种、管、收等生产作业服务,实现从单纯提供农机产品向提供智慧农业系统服务方案转型,促进了种植主体“传统农民——新农人——农业工程师”的转变,持续释放农业生产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