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声音
◇减少药品浪费,要找准症结
许多家庭习惯储备常用药,而大批药品“到期即弃”,造成浪费。业内人士呼吁,应完善药品回收机制,防范“小药箱”滋生“大浪费”风险。
光明网评论说,当前有不少因素在制造不必要的药品浪费。比如,过度开药现象仍客观存在。近年来迅速扩张的药品零售行业,也放大了药品浪费现象。将药品当作普通商品促销,这种随意性不仅增加了浪费可能,也影响了消费者对药品的科学认知。可以说,这也是当前药品市场监管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遏制过度开药、售药,减少药品浪费和民众负担,还应多些积极改变。
◇嘲笑“囤盐”?更该关注“心理性缺盐”
近日,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开始排入海洋,“囤盐”又成网络热词。中盐集团发布声明,建议公众不要盲目抢购。
红星评论微信公众号评论说,“囤”这个动作,对应的是“缺”,是补足心理上的缺失。倘若如此,盐其实是一种安慰剂,能让人暂时从害怕中走出来。所以,囤盐或许不是物质上“缺盐”,而是“心理性缺盐”。我们在看到囤盐行为非理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抚慰性,通过传播科学知识形成群体氛围等其他方式来替代囤盐的“抚慰性”作用,给予公众足够的安全感和确定感。
◇打击黑水军,也要保障观众正当批评权
近日,五部热映电影发布联合律师声明,抵制网络黑水军。声明称自上映以来受“网络水军”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恶意攻击,对影片口碑和声誉造成伤害。
澎湃新闻评论说,制片方痛恨水军,完全可以理解。但有些明显质量不佳的电影认为是被“水军抹黑”,这个态度难免让人觉得“不诚恳”。观众期待,作品的创作、营销能尊重正常的艺术标准和健康的商业逻辑。营造良好的影视生态,既需要抵制不正之风,也要求所有产业链上下游的从业者真诚创作,踏踏实实做电影,好作品终会留下好口碑。(嘉湖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