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不断加大对博斯腾湖环境保护力度,让“中国西海”散发独特魅力——
【沿着河湖看新疆】博斯腾湖的生态“答卷”
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沙鸥随处可见,沙滩上游人悠然漫步……初秋的博斯腾湖自然之美与生态之美有机结合,勾画出一幅精美画卷。
日前,本报记者来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切身感受博斯腾湖生态治理的优秀“答卷”,体验“中国西海”的独特魅力。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中部、天山之南,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水域面积1646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水产、芦苇、湿地等自然资源,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全国四大苇区之一、国家湿地公园。
“铁腕”治理
“今天的美景,与我们‘铁腕’式治理密不可分。”说起博斯腾湖的生态治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博湖县分局局长刘屹十分感慨。曾经,工业污染、水位下降等因素,威胁博斯腾湖的生态平衡,水质一度成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四类水质。
2017年以来,博湖县以博斯腾湖重污染区域黄水沟为重点实施清污分离、截污分水、河道疏浚、河湖连通等整治措施,重拳整治侵占河道、非法排污等行为。
“29个直接或间接入湖排污口被永久封堵。投入400余万元,对博斯腾湖上游水源黄水沟河道实施疏浚整治、清污分流,疏通了22公里已断流10余年的入湖水道。同时,实施出湖控制工程,增加出湖水量,切断了水体污染源,促进水体大循环。”刘屹告诉记者,“我们着力控制用水总量,确保河流生态基本流量,控制水功能区纳污总量。落实河湖长制各项措施,重拳整治侵占河道、非法排污等行为。”
2018年以来,已累计生态输水8.07亿立方米,促进了博斯腾湖水体大循环和水质提升。目前,博斯腾湖水位已恢复至1047米,比最低时提升近两米。
同时,博湖县构建完善的制度保护体系,编制出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条例》等20余项法规、制度,形成较为完整的流域管理制度体系。
群众参与
2017年,博湖县将境内灌排渠纳入河长制管理,确保每条河流、每条排渠都有具体责任人、工作职责、考核标准。同时,博湖县还引导群众参与到河流管护中,建立了巡河常态化机制。一些特殊的群体——“市民河长”“民间湖长”也主动参与进来,成为河湖保护工作的新力量。
博湖县将每月5日确定为全县“志愿服务日”,组织志愿者开展沿湖捡拾杂物。定期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参与清理河道淤塞、打捞漂浮物的清洁行动,督促河(湖)长做好日常巡查管护及河道治理工作,用实际行动保护沿湖生态。
在经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保护治理后,博斯腾湖水质连年改善,总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野生鸟类品种和数量也不断增加,据观测有198种、数十万只鸟类在迁徙过程中途经博斯腾湖,其中包括大天鹅、金雕、猎隼、秃鹫等27种中国二类保护鸟类。
目前,博斯腾湖年产鱼类5000余吨,成为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基地。
收获馈赠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当地百姓也收获了大自然的馈赠。每逢节假日,博斯腾湖各景区都会迎来旅游高潮,络绎不绝的游客带火了景区周边的农家乐。
“现在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我们生意也越来越好。”博湖县芦花港农家乐负责人胡刚说,夏天是旅游旺季,日营业额可以达到两万元。
水清湖美游客多。博斯腾湖及周边地区环境的持续改善,激活了县域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孙宗均介绍说,在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中,全面整合旅游资源,进一步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同时完善全域文旅基础设施,优化文旅服务品质,与巴州各县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博湖县把旅游作为支柱性产业,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充分挖掘东归文化、民俗文化、水文化、渔文化、芦苇文化、沙文化和西游文化,培育博湖县文化旅游产业,塑造“中国西海·博斯腾湖”旅游形象。按照“景区、城区、农区”旅游发展布局,构建集生态城镇、特色产业、民俗体验、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全域旅游体系,逐步把博湖打造成为巴州人民的“休闲地”、疆内游客的“必选地”、疆外游客的“向往地”。
“以博斯腾湖为支撑,全域旅游的影响力正持续提升。”孙宗均介绍,今年前7月,博湖县累计接待游客280.69万人次,同比增长74.75%,实现旅游收入13.11亿元,同比增长67.98%。
“博斯腾湖好风光,风帆飞去水天长,渔家笑唱丰收乐,歌声满湖鱼满舱。”这首流传在博斯腾湖畔的歌谣,生动展示了博斯腾湖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生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