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9月18日 星期一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老国企的新思路

——探寻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升级改造密码

本报记者 张世光 张子谕 本报实习生 汪颀伟
《工人日报》(2023年09月18日 01版)

20世纪50年代的车床与这两年刚刚上线的数字化系统,这两种相隔半个多世纪的生产设备一起出现在中国一重的厂房内。这种“穿越式”的组合,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黑龙江众多老国企中。

黑龙江是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一条条生产线,一个个大国重器,一批批工业原料都曾从这里发向全国各地。进入新时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快传统制造业升级,如何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黑龙江省前进道路上的重要问题。

黑龙江迎难而上,在改革发展中一路前行。

数智化

中国一重,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一五”期间建设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在它的老厂房里,有一些从建厂之初就存在的老机床今天仍然在快速运转着。在这些60多岁的老机床旁边,还有一块新树起来的电子屏。屏幕上不仅显示着车间里数控龙门铣、数控重型卧车等设备的分布位置,还显示着设备的运行、能耗等数据。

像中国一重一样,在黑龙江,越来越多的老企业插上数智化的翅膀。

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大型汽车动力总成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及其零部件的开发、生产及销售。

在企业主办公楼一楼的数字化作战指挥中心,三面墙上的大屏幕分别显示着企业生产经营、安全消防、环保和能源消耗等3方面的数据。在这些屏幕上,企业销售、收入完成率,生产信息、一次试车合格率、当天工位报警记录等数据一“屏”了然。

企业工艺技术部副部长刘山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只需要设计人员用系统生成一个BOM(物料清单),现场工艺人员就能根据这个在线上的BOM完成整个生产进程。”

同样的数智化平台也出现在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八作业区的生产智慧中心。

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八作业区生产指挥中心成立于2022年1月,设有视频巡检、数据分析、无人机操作岗等5个岗位。近年来,为全面落实中石油集团公司建设“数字中国石油”的规划部署,该中心开展了“自动化采集、视频化巡检、智能化诊控、专业化运维、网络化治理”的“五位一体”数字化新型采油作业区管理模式探索。

“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实施后,生产指挥直达岗位,管理链条大大缩短,运行效率明显提高。通过自动采集、视频巡检、智能诊控,替代了人工巡检、异常诊断、开关井等60%以上工作量,员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通过数字化全方位、全天候监控,现场各类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安全环保有效受控;通过数字化技术精益管控生产运行参数,油藏、采油、集输等管理指标明显提升,开发效益不断提升。

产业链

今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和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首颗新体制通信试验卫星——“龙江三号”发射成功。

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健表示,不同于传统的卫星,“龙江三号”采用的是二维平面式设计,相比传统的三维立体式的卫星构型,平板卫星在制造工艺上更加简约,适合集成化、批量化、自动化的总装生产线模式,大大缩短了制造周期,提高了卫星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卫星制造“更容易”。相对于四四方方的立方体卫星,平板式大大减少了占用空间,在未来一箭多星的发射过程中,有效提高了火箭空间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了卫星发射成本,让卫星发射“更便利”。

这种“更容易”“更便利”,不仅是我国卫星制造、发射技术的提高,同时也延长了我国卫星行业的产业链,从国防、科技领域出发,走入寻常百姓家,提供民用方面的服务。

保持传统优势,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是黑龙江省众多老国有企业走出的一条新路径。

“目前,中国一重正在积极构建以高端装备、专项产品、高端材料、工程与国际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战新及未来产业为主体的‘6+1’产业布局,不断构筑发展新优势,培养产业新动能。”中国一重总经理徐鹏介绍。

二氧化碳在很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都被作为废气,并在环保要求范围内进行高空排放。对于大庆石化公司的化肥厂来说,过去无用的二氧化碳现在成了宝贝。

大庆石化化肥运行部副部长王广祥介绍,今年5月开始,过去没用的二氧化碳现在成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们被运往120公里外的大庆油田,液化处理后变成了驱油剂,驱动油田产出原油。

留人才

随着时代发展,如何招人、留人,成为当前一些老国企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中国一重,“事业发展”成为留人的秘诀。

“作为中央企业,我们要不断拓宽企业平台,让人才知道来到‘中国一重’,舞台可以无限大。”徐鹏介绍,企业只有不断向前发展,承担更多的重要使命,才能让人才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能够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不仅有事业留人,更有情感留人。

“现在对招进来的不管是大学生还是高职生,我们对每个人进行包保,定期思想交流。”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荣旺向记者介绍,除了领导干部的包保外,企业的群团组织也会定期开展各种活动,用心、用情让人才安居乐业。

越来越多的老国企也在思考如何能留住高技能人才。

在哈电集团,企业建立了“12572”职工素质提升体系。通过这个体系,企业实现了高技能领军人才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融通,打破技能人才身份的界限。2022年,公司中华技能大奖得主张金柱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23年,胡宇、叶君、王忠军等3位来自一线的技能人才也将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与此同时,企业还拓展了工人技师队伍建设模型,完善了高技能领军人才评聘体系,有效推进“新八级工”职业等级制度在哈电集团的落实落地。

5年来,通过“12572”职工素质提升体系建设,哈电集团稳定了一支高水平技术工人队伍,高级技师总量提升34.5%,技师总量提升52.4%。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升22.30%,公司规模提升28.1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