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一

【市场观潮】如何看待网上消费的价格心理变化

本报记者 赵昂
《工人日报》(2023年09月19日 07版)

近期,一则在电商直播中的价格吐槽,引起了一定的舆论关注。相比之下,一些老牌国产品牌借机营销,推出同等价位的套餐,在收获流量关注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销售额。

诚然,某个产品到底值多少钱,或者说消费者认为值不值这个价格,消费者能不能承受,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过,这个商业事件背后的消费者心理价格变化,需要值得企业去深思。

过去,消费者在商品议价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为商家明码标价,如果想找到更低价位的产品,消费者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去货比三家,更何况付出的还可能是沉没成本,这就使得消费者对于商家定价方式,处于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地位。到了网络销售的年代,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在不断消除,消费者不仅能全网比对成品的价格,甚至在原材料价格都能实时查到。

当然,在这时候,商家依然有定价权的优势,比如生产商可以要求网络经营商采取同等底价等,但即便如此,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品价格不满意,依然有不同价位的平替品牌产品可选。

也就是说,随着消费者了解的信息更多、更透明,其对于价格不再是默默接受,而是更加敏感。消费者轻轻点击手机,就可能找到国内其它商家产品的价格,还可以找到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可购买到的海外同类商品价格。当然,消费者有时还会对比可以给自己带来同等满足感的其他类型商品价格。再者,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消费者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其实已经更加丰富化多元化了,自然更在意某个单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其价格的对比标准不只是收入本身,也包括了其他支出占比。

近年来,直播电商产业发展迅速。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70.9%的直播电商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年以内的企业占比达18.5%。电商直播时代来临之初,消费者也是寄希望于通过主播们的大额订单,来获得更低价的产品。但随着不少商家开始自办电商直播,定价方式也开始不断调整,这边还在喊麦全网价格最低,也许隔壁就推出了价格更低的平替产品。

换言之,企业应当意识到,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定价信息和价格心理都与过往大有不同,并有必要因此改变定价和营销策略,这点不局限于美妆企业,其他企业也是同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要做的是真正让产品物有所值,通过拼质量、拼特色来实现拼销量,产品推而广之自然就是水到渠成,而非纠结于单价本身。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