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09月25日 星期一

【钱塘观澜】在“震撼”里看到“热爱”

本报记者 毕振山
《工人日报》(2023年09月25日 08版)

9月24日,杭州亚运会武术男子长拳项目决赛中,中国选手孙培原获得金牌。图为孙培原在比赛中。本报记者 窦菲涛 摄

9月24日,在杭州亚运会武术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项目决赛中,中国选手童心获得金牌。图为童心在比赛中。本报记者 窦菲涛 摄

9月24日晚,在杭州亚运会男子个人花剑金牌赛中,中国香港选手张家朗(左)夺冠,中国选手陈海威(右)获得银牌。本报记者 窦菲涛 摄

9月24日晚,在杭州亚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夺得冠军。图为中国队选手林超攀在鞍马比赛中。本报记者 吴凡 摄

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结束之后,记者赶着去坐班车回主媒体中心,路上遇到一位孟加拉国的记者。这名记者白天曾让我的同事给他拍视频,所以我也就邀请他谈谈对开幕式的感受。面对记者的镜头,他用口音颇重的英语一连说了好几个“mind-blowing”,当时我还以为是“头脑风暴”的意思,后来一查才知道原来是“令人惊叹”。

的确,这场近两个小时的开幕式,不仅用唯美的画面讲述了杭州的文化、江南的风韵,更运用了诸多先进科技,如裸眼3D、AR、数字点火等等。配合着震耳欲聋的观众呐喊声和音响,每个在场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被彻底震撼到了。

除了开幕式带来的震撼,记者在3天来的采访过程中,还见到了更多震撼的画面。

9月22日晚,中国女足首次亮相杭州亚运会小组赛,就以16比0的悬殊比分击败蒙古女足。濛濛细雨之中,中国球迷的加油声、人浪和灯光秀此起彼伏,让现场变成了一个大Party。比赛结束后,全场观众高歌一曲,将整场气氛推向高潮……

今天是本届亚运会射击项目第一个比赛日,两名中国选手黄雨婷和韩佳予不负众望,包揽了女子10米气步枪金银牌。比赛选手的冷静击发,与时而响彻场馆的掌声呐喊,营造出一种亦静亦动、紧张活泼的氛围,比赛的悬念和每个人的心弦紧紧相扣,直到比赛结束才能彻底放松。

当然,记者这几天接触最多的还是媒体同行。1万多名来自亚洲和全球各地的记者前来参与亚运会报道,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当记者第一次来到亚运会主媒体中心时,宽敞的工作间座无虚席,记者转了两圈都没找到空座位。同事去借拍照的器材,光排队就用去了半个多小时。在主媒体中心的中医推拿体验馆,每天一早体验名额就被抢光……

今天是杭州亚运会开幕后的第一个比赛日,记者为了采访射击比赛,早晨6点半就从媒体村坐班车出发,之后到主媒体中心再转车到射击馆。本来想着时间还早,人应该不会多,但每一趟车都挤得满满当当,5分钟内坐满了3趟大巴,这样的场面也确实足够震撼了。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震撼”背后,记者看到了“热爱”。

开幕式之所以震撼,是因为倾注了主创团队和所有参与者的巧妙心思与倾力付出;比赛现场之所以震撼,是因为观众为选手们的表现感到骄傲;1万多名媒体同行之所以来到亚运会,是因为他们迫切想要传递体育的力量,讲述友谊的故事。可以说,这届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亚运会,凝聚了全亚洲无数人的热爱。

这几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和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来到亚运会现场,他们都提到了亚运会对于“亚洲团结”的作用。一些外国运动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除了表示要努力创造佳绩外,也都提到了要展现团结和友谊。如果说亚洲是一个大家庭,那么亚运会就是让这个大家庭更加和谐幸福的催化剂。

相信在各国运动员、媒体和所有参与者“热爱”的加持下,杭州亚运会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还将带我们更多“震撼”。我们需要这种震撼,来震碎各种物理和心理的隔阂;需要这种震撼,将郁积于心的激情彻底释放;需要这种震撼,向世界展现亚洲的团结、亚洲的风采、亚洲的力量。

(本报杭州9月24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