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温暖,叫工会在您身边
——五年来黑龙江工会工作综述
北大荒春播竞赛助力端牢粮食饭碗。
爱心驿站里感受工会温暖。
暖边绿境行动。
黑龙江各级工会积极开展劳动竞赛,让更多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
纪念铁人诞辰一百周年文艺演出。
劳模工匠进校园。
“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宣讲活动。
黑龙江省各级工会组织把清凉送到一线。
黑龙江省总工会免费体检走近矿工。
大庆油田劳模工匠誓师。
首届“龙江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暨2023年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颁奖仪式。
首届龙江工匠年度人物孟祥志。
全省万名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骨干培训班。
龙江产业工人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职工之家。
娘家人。
工会组织如何实现好这两个定位?
在祖国的最北方,五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工会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
2018年中国工会十七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在主题教育中凝心铸魂、强化忠诚,按照全国总工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围绕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黑龙江省总工会牵头抓总,引领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在谋划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发展,担当作为。
用心工作,用情付出。
五年来,黑龙江各级工会组织,凝聚了全省职工共识,形成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合力,淬炼了工会干部队伍,打造了服务职工品牌——有一种温暖,叫工会在您身边。
上篇:加强顶层设计 为温暖蓄力护航
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黑龙江省承担着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正在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黑龙江省总工会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谋划、高位部署,做好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指导,也是规范。五年来,黑龙江省总工会从源头上对各项制度、政策、措施进行把控,确保每一项工会工作不仅有效率还要有温度,从而让职工有更多的“获得感”。
——凝聚思想共识。黑龙江省以省委办公厅文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省总工会与各地市级工会共同组建1024支劳模工匠宣讲团,劳模宣讲纳入省委宣讲体系,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宣讲活动,辐射近500万名职工,助推党的二十大精神直达车间、班组。万名职工思想政治引领骨干培训形成品牌,培养2.3万多名职工思政骨干。大庆油田被全总确立为全国唯一一家“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专项产改试点单位。大庆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教育基地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首批市级基层联系点。哈尔滨工运历史展览馆、大庆“铁人纪念馆”等5家单位入选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一批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前沿阵地不断壮大,一支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的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正在崛起。
——构建联席制度。2023年1月10日,在此前《关于建立健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推动全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逐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联席会议制度,从顶层设计方面为联席会议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2018年以来,省级联席会议议题共有14个,12个议题直接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推动工会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职工重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和2022年省市县三级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召开率保持100%,实现了省级议题全省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在密切党和职工群众的联系、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夯实基层组织。黑龙江省总工会以“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为契机,出台《黑龙江省总工会关于支持县级工会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黑龙江省总工会关于合理有效使用工会经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高县(市)工会经费回拨比例10个百分点,设立县级工会专项工作经费1920万元,专项补助乡镇(街道)工会经费1328万元,推动人力、财力、物力下沉,推动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强起来,服务广大职工。
——激活成长动力。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黑龙江省以省委省政府“两办”文件出台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制定《关于加强全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性文件。黑龙江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相继纳入省“十四五”规划、“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和“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列入省委深改委重点改革督查计划,纳入省直机关年度考核目标,全省13个市(地)全部纳入党委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或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台账,引导形成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提高产业工人政治地位、薪酬待遇,拓宽晋升通道,推动企业制定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建立技能、技术人才贯通渠道,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破冰。产改工作开展以来,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产业工人,首次把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上升到全局高度,产业工人工资年均增长高于同期GDP增速,推动实行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岗位贯通培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在全国考核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全省产业工人共建共享产改成果。
黑龙江省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龙江”百万职工技能提升和技术创新竞赛,助推龙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省级劳动竞赛委员会,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部门配合、职工广泛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制定《全省“五个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绩效评估办法》,形成项目申报、推进、评估、总结闭环管理,进一步提高竞赛科学化管理水平,让更多职工都有提高技能、展示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
——强化源头维护。黑龙江省总工会各部门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一基本职责,五年来不断出台政策,以更加细致、更符合现实的标准,用硬规矩为职工送去有温度的保护。
黑龙江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通过《关于支持工会开展新就业形态群体维权服务工作的建议》,建立省直14个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5个文件,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幅增加带来的工会组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最大限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到工会组织中并稳固下来,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省总工会将新业态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领导小组,党组书记任组长、建立领导班子包联机制,在全省“地毯式”全面推进新业态建会入会工作。
此外,黑龙江省总工会还积极推动《黑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立法,为女职工构筑属于她们的保护屏障。
——落实民主管理。黑龙江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深入调查研究,狠抓制度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工作指导,实现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公有制企业保持在90%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保持在85%以上。为了便于广大职工参与到企业的民主管理中,印发《黑龙江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文件指导手册》,完善《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四建一清单”指南》,用“文件+流程图+范例+注意事项”的方式指导企事业单位开展工作,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过联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开展《黑龙江省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与作用发挥情况调研》,全面掌握全省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现状。在调研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和《黑龙江省企事业单位公开条例》贯彻执行情况,提出立法建议,推动企业民主管理立法和有关政策的制定完善,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民主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锤炼优良作风。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良好的政策要想真正服务职工,需要一支过硬的工会干部队伍来落实。通过落实“四个体系”工作机制,开展“三治一创”行动,推动重大事项督办落实,黑龙江省总工会以制度建设促进工作质效提升。
在“察实情、谋良策、破难题、促振兴”调研中,黑龙江省总工会机关各部门,驻会产业工会,所属事业单位确定部门(单位)重点调研课题,开展了深入一线的沉浸式调研、转换角色走进群众的深化体验式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深入查找影响工作质效的“低粗差”问题,开展典型案例剖析,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不断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3年,黑龙江省总工会还强化攻坚克难,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吸引要素资源向龙江集聚,制定《黑龙江省总工会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面向全省各市(地)总工会和重点产业工会,广泛征集招商引资需求项目,积极对接目标省市工会组织,搭建沟通平台,以工会服务强化招商引资落地项目扶持力度,助力各地解决招商引资需求。目前,服务内容既涉及数字经济、生物经济、航空航天等经济发展新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现代农业、制造业、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12个项目签约。
一系列行动让黑龙江全省工会干部队伍在攻坚克难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学思践悟中提能力、转作风,做让党放心、让职工满意的好干部。
中篇:实施精准保障 让温暖到位到心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工会送温暖活动的发源地。
从1982年开始,黑龙江的工会组织从来没有和“温暖”二字失约过。
从最初的提供米面油等解决职工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资,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春送岗位、金秋助学等工作品牌,再到包联到户、助力创业等全面小康过程中的精准施策,以及如今的巩固既有成果、实现品质提升……时代在变,龙江工会送出的温暖也在与时俱进。
从满足生存的需求,到激发生活的动力,再到绚烂生命,这份温暖不仅在路上,也一路在向上。
哈尔滨市投入3027万元建设职工之家,哈铁集团投入7.66亿元为职工做优普惠服务,牡丹江市首创“五师一室”志愿者工作点,佳木斯市连续10年跟踪帮扶困难职工子女,七台河市总工会探索由工会全额承担困难职工的职工互助保障大病医疗保险,进一步增强了困难职工家庭抵御因病致困的风险……
龙江各级工会深刻把握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到增写“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会基本职责之变,把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大旗牢牢掌握在手中。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到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会组织维权服务始终饱含深情、温暖如一,为建设龙江、共圆复兴梦想凝聚共识、聚集动力。
凌晨5点,环卫工人王师傅在佳木斯市智能户外劳动者驿站门前“刷脸”,门“咔哒”一下打开,室内灯随之亮起。这个配备数字化管理系统的驿站,可以为户外劳动者提供24小时服务,空调、冰箱、饮水机、微波炉、空调、应急药箱、报刊书籍、无线网、帮手工具、便民物资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广大户外劳动者可以抬脚进站点、抬手享服务。王师傅点赞道:“有冰箱又有微波炉真的太方便了,大冷天也能吃上热乎饭,太温暖了,太方便了,太智能了!”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的智慧爱心驿站,不间断为户外劳动者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零距离服务,黑龙江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在大庆市的新华社区一楼的“庆小驿·温暖服务站”,摆满了统一样式、颜色的座椅,精美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杂志、书籍、爱心药箱、花露水、鞋套、雨衣,书架旁边还放置有热水壶、微波炉、冰箱等物品,房间内还悬挂着电视机,在座椅两侧摆放着休息用的单人床。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工会组织切实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用心用情用力规范做好站点服务工作,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建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3177个,投入资金5919万元,已服务1493.75万人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总十七届五次、六次执委会议关于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的工作部署,2022年,黑龙江省总工会结合全省“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创新提出全省工会干部包联困难职工家庭工作,要求全省各级工会所有工会干部,按照属地化原则,一对一包联辖区内的困难职工家庭,建立“季度一沟通、半年一慰问、年度解实事、报典型”的工作机制,以此掌握最基层、最困难群体的呼声和需求,建立起各级工会组织与职工的“直通车”“连心桥”。全省各级工会所有在编在册专职工会干部,每人按属地化原则就近就便“包联”辖区内建档立卡的1户困难职工家庭,随时随地、精准有效地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救助。
“希望你别有后顾之忧,努力工作,继续抚养3个女儿完成学业,工会组织会持续对你的3个姑娘进行助学救助,在工作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可以跟工会组织说,我们是你的娘家人,会帮你解决问题的……”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贾玉梅在入户走访困难职工夏庆富时对他说。
黑龙江省总工会班子成员率先垂范,组成9个调研慰问组,深入包联困难职工家庭,充分了解困难职工家庭致困原因和当前实际需求,积极解决职工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带动全省1.45万名工会干部深入困难职工家中。各级工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包联工作计划,明确日程表,及时开展入户看望、走访慰问等活动,推动包联工作落地落实。
齐齐哈尔市总工会发动兼职工会干部和1000余名党政干部、行政干部参与其中,增强了包联工作实力和影响力;佳木斯市党委高度重视包联工作,采取党政工领导带头包联、工会专兼职工会干部包联、劳动模范、先进人物自愿包联的工作方式,并要求市财政按照每户500元标准下拨资金,把包联工作落实落靠。
近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穆棱市,市总工会对交通系统、城乡社区工作局等基层工会系统上报的137户困难职工家庭进行了为期7天的入户走访调查专项行动,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家庭精准认定工作,规范困难职工家庭档案动态管理,切实为工会精准实施生活、助学、助医等常态化帮扶提供可靠依据。
截至目前,黑龙江全省共解决困难职工家庭在社保、就业、助学、大病等方面问题7600余个,助力困难职工脱困,在此基础上,黑龙江省总工会将刚刚脱困和略高于建档立卡标准,有致困因素的职工作为帮扶救助的第二梯度,建立省级困难职工档案,防止出现“返困”的现象;对于遇到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职工作为第三梯度,着力常态帮扶,推进送温暖机制化,并投入专项资金开展对转岗、下岗和困难职工家庭的培训工作,对所有参加互助保障的职工补贴10%保费,建立起多层次常态化帮扶和普惠性服务相互交织的梯度帮扶体系。
2022年,财政部和全总相继出台了《职工困难帮扶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由聚焦“困难职工”帮扶救助转向解决“职工困难”,拓展了资金支持范围。为使利好政策能够迅速落地,黑龙江省总工会高度重视、抢抓机遇,要求将此项工作作为工会协助政府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的政治任务来抓,要求各级工会逐市逐县深入摸排,确保不落一名困难职工,确保最大限度地争取资金,切实解决职工困难。业务部门第一时间与全总权益保障部沟通协调,结合省情找准工作方向,积极争取资金;在项目申报通知下发的第一时间,召开全省培训会议对工作进行部署;建立由省总工会直通县级工会的沟通联系机制,工作人员24小时不关机,克服新冠疫情影响,随时解答基层提出的各类问题和电话来访近千余个;基层工作人员上门核对困难职工家庭状况,积极申报疫情和汛情影响下对职工的临时慰问补贴资金。让党政和工会的温暖不打折扣地直达困难职工身边,有效维护了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稳定。
不仅是“包联”活动,五年来,黑龙江省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认真履职尽责,把温暖源源不断地送到职工身旁。
——激发内力,培育困难职工造血功能。黑龙江省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就业惠民生、积极服务职工就业创业有关要求,切实扛起稳就业促就业政治责任,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于2020年10月23日,在全国工会创建首家专门提供就业服务的工会平台——工桥通业职工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工桥通业”的含意是“工会搭桥、畅通就业”。以“工桥通业”职工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平台,打造“智慧就业”新模式,搭建“人教岗”数据库。以招聘会为载体,拓宽稳就业促就业多种渠道。与人社等部门联合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活动,活动期间,全省各级工会积极发掘就业岗位,推动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精准匹配对接,累计提供招聘岗位信息数49617个,对接就业1.5万人。积极促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在全国先行先试,成功向全总推荐4家黑龙江省家政公司作为2023年工会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试点,积极支持试点单位开展家政技能培训,促进家政从业人员实现高质量就业。
——用心暖“新”,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全省各级工会创新思路,实现兜底建会、网上入会。开展“小三级”工会建会状况调研,推动1304个乡镇(街道)、21个园区和新业态群体较多的4440个社区(村)普遍规范建会。实施“园区以内统筹建、园区之外属地建、重点企业带动建、依托行业协会建、零星分散挂靠建、社区(村屯)网格建”的“六建”工作法,推动新业态行业协会建立家政、电商等20余个行业工会,对应党建片区、社会治理网格、商圈、楼宇等组建新业态工会。
全省各级工会还坚持“先服务后入会、先活动覆盖后组织覆盖”原则,开展“工会进万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发放款物、组织免费疗休养,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培育211个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放的创新职工之家。打造由8项服务构成的入会“维权服务包”,赠送理赔2万元的职工互助保障意外伤害险。截至2023年8月,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名制工会会员22.7万人。
——着眼品质,健全服务职工的体系。确立大庆、中车等35个省级试点,培育550家共享性、普惠性创新职工之家阵地。加强对女职工关爱,建设296家省级标准化“母婴爱心屋”。三年来,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月”“宪法宣传周”“法律服务进企业”“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等各类活动,各级工会深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通过调解职工劳动争议案件,提供法律援助,为受助职工挽回经济损失645万元。依托各级工会服务阵地,推动“五师一室”建设,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目前全省已建立296个维权服务志愿者工作点,为职工挽回劳动报酬等665万元。积极推动职工互助保障覆盖,参保会员达74.77万人次。加强疗休养院(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补助13个县级文化宫工作经费,打造“工”字号服务品牌,提升工会资产服务效能。开展“关爱职工送健康活动”,为3万多名职工提供公益性免费体检;加强安全生产群众性监督检查工作,部署年度“安康杯”竞赛活动,为高温、高空、高危等特殊环境作业的一线职工送去清凉物资,维护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
——数字平台,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黑龙江省总工会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建成黑龙江省智慧工会,秉持“深化智慧工会普惠性服务,优化数字资源供给”的工作方针,以建设“一个中心、两大平台、三个载体、五级联动、‘10+N’”类应用系统为总体目标,共建设协同办公系统、业务系统管理平台、财务资产管理系统、门户网站集群、融媒体平台、视频会议系统6大系统,建立了全省工会信息互联、智能办公、网聚服务、媒体矩阵相统一的工作平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会工作和服务职工新模式基本形成,打造了全省各级工会服务职工会员、强化管理效能的触网入云体系。 整合多方资源倾力打造全省职工生活普惠平台“龙工惠”平台,积极回应基层呼声,以线上普惠为主体,以线下服务为补充,紧紧围绕工会会员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医疗、健康、教育、金融服务等多方面开发建设,满足广大职工以及基层工会节日慰问品发放、组织开展工会活动奖品采购和服务,指导基层工会特别是新成立的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工会工作和活动等各类需求,为广大职工提供具有工会特点的普惠性、常态化一站式品质生活服务。
——到边到底,让关心关爱不落一人不漏一点。通过大力开展“暖边绿境”关爱职工专项行动,重点开展思想引领、典型宣传、交流交往交融、文化阵地建设、健康送边疆等5大项目及“健康小屋、学习小屋、健身小屋”建设,惠及边境地区职工生产生活,广泛开展慰问生产一线的农业、林业、交通等职工活动,让他们感到党的关怀和工会组织的温暖。
夏送清凉、冬送温暖、金秋助学……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竭诚服务的身影,“有一种温暖,叫工会在您身边”愈加深入人心,逐渐形成工会组织的公益服务标识。
下篇:激发内生动力 让温暖催开繁花
以心动心。以情动情。
温暖的传递,不仅凝聚了共识,引领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更多换来的是向上的动力,发展的活力,释放了创新的潜力,形成了发展的合力。
五年来,黑龙江省总工会坚持做好桥梁纽带。通过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职工身边,激发了全省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有效地助力了黑龙江高质量发展。
产业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作为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试点的两个省份之一,黑龙江省总工会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各方面、各层次统筹联动、共同推进、协同发力,破除身份、学历、资历障碍,引导企业实行高技能人才与管理人员岗位贯通培养制度,产业工人晋升通道不断拓宽,技术工人待遇水平不断提升,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一支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正在加速壮大,在黑龙江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闪光。
——劳动竞赛千帆竞发。2020年以来,黑龙江省总工会3次举办全省百大(重点)项目劳动竞赛,围绕全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将竞赛不断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黑龙江省百大项目杜蒙泰康热电联产项目、北大荒“数字赋能北大荒·智慧春耕稳粮仓”、中国一重“百万一重杯”等示范性劳动竞赛打响攻坚战,激励全省产业工人谱写豪迈空前的龙江建设乐章。
2022年,聚焦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等经济发展新引擎,黑龙江省总工会发挥在省劳动和技能竞赛委员会中的牵头协调作用,与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体育局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了数字技术、工业设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冰雪体育等多项省级赛事,广大职工在大赛中展技能、展风采,竞赛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亮点纷呈。
哈尔滨职工技运会、齐齐哈尔烤肉大赛、佳木斯“建设区域中心城贡献工会新力量”劳动竞赛、大庆“十行业、百工种技能大赛”等,已经成为工会的明星品牌;牡丹江、绥化、黑河、大兴安岭开展货车司机、快递员、保安员等新就业形态职工技能大赛;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打造行业经济特征和产业特色竞赛。三年来,竞赛已实现省重点项目、规上企业和国有企业三个全覆盖,人才成果、技术成果、经济成果充分涌现。
——创新创效集智建功。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黑龙江省总工会大力实施“高精尖”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充分激发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一线职工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环节下大功夫,让技术工人队伍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
在国内首件重达312吨的常规岛核电低压汽轮机转子生产过程中,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铸锻钢事业部热处理厂三班班长王国峰带领团队根据炉台实际情况设计装夹方案,对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逐一提出解决办法,确保此件超大型发电机转子一次性调试合格。中国一重从此打破了日本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常规岛设备核心部件的自主制造。
在涡轴-16发动机研制中,研发阶段一种大型薄壁铝件防火墙的加工在数控机床上卡了壳儿,中国航发东安民机与科研分厂车工王英武研究出一种新的装夹方法,在普通机床上漂亮地完成了加工。
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车工孟祥志在特种弹药行业车削加工领域深耕30年,以创新创效驱动军工产品质量提升,完成技术攻关300多项,工艺创新12项,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和30项实用新型专利,累计节约增效千余万元。
近年来,黑龙江省总工会共命名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40个,每个工作室一次性给予2万元补助资金。印发《关于推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的实施意见》,创建跨区域“创新工作室联盟”19家,与上海、广东等地8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攻关项目37项。联合省科技厅、省工信厅开展全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能手、创新成果、先进操作法”评选活动,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补助创新项目197个,奖励职工“五小”创新成果3000项,鼓励产业工人争做技能型人才。
攻克了“大国重器”核心部件的国产化难题,创新创造了关键技术。从“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到“华龙一号”投运、白鹤滩水电站全面建成,从龙江工匠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龙江产业工人正在积极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贡献智慧和力量!
——精心培育匠才辈出。近年来,黑龙江省以深入开展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抓手,打破产业工人学历教育“断头桥”、技能等级晋升“天花板”,技能人才收入与技能等级挂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深化,产业工人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年均增长近10万人,成为强省建设主力军。
创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新时代产业工人培养模式,成立装备制造、数字技术、现代农业、生态等省级“工匠学院”。启动“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推动建成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7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成101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7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培训高技能人才14万人,解决技术难题2400余项,产业工人成长路径更加顺畅。
联合省教育厅、黑龙江开放大学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劳模工匠学历提升班,学费由省总工会承担,通过“菜单式服务”,满足劳模工匠学历和技能提升需求。首届劳模工匠学历提升班2023年春季开始招生,录取省级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166人。
在产改中,印发《黑龙江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办法(试行)》,推动技能人才评价由政府鉴定向社会认定转变,贯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互转”评价渠道,建立46项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认定关系。积极推动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中国一重作为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打通了技术与技能人才成长的通道。刘伯鸣以工人身份参加竞聘,直接晋升为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如今,刘伯鸣已成长为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022年度央企楷模、中国一重首席技能大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评聘特级技师272人。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2022年7月,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隆重召开,940名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接受属于劳动者的崇高荣誉。
黑龙江省推荐的工匠人物刘伯鸣、刘丽、秦世俊,已连续三届入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当选为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李新民等10人当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杨德森等9名劳模代表参加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2023年4月,首届“龙江工匠十大年度人物”隆重发布,全省广大劳动者备受鼓舞,立志为谱写龙江振兴发展新篇章再立新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回顾五年来的发展,黑龙江省各级工会组织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五年的发展,全省各级工会干部信心满满。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贾玉梅表示,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召唤工会组织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黑龙江省总工会将坚决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工作部署,做实做强思想政治引领骨干培训品牌,夯实广大职工团结奋斗思想之基;做实做强技能竞赛和“创新工作室联盟”品牌,助力创新龙江弯道超车;做实做强“有一种温暖,叫工会在您身边”维权服务品牌,回应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做实做强“龙工惠”智慧服务品牌,加速推动工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会工作上网、服务上网、活动上网,做实做强能力作风建设品牌,推动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努力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团结职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