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守护让古建传承文脉
阅读提示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百家大院”首期22栋明清木结构古建筑近日落成。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工匠秉持匠心,精雕细琢,通过设计画图、斧凿锯锉、榫卯拼装、古法修复,让一栋栋古建筑重获新生,焕发光彩。
近日,仲秋的阳光映照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百家大院”新修的庭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山镇,首期22栋明清木结构建筑拔地而起。这些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正日益构成武平“百家大院”古建群雏形。
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工匠秉持匠心,精雕细琢,正通过设计画图、斧凿锯锉、榫卯拼装、古法修复,让一栋栋古建筑重获新生,焕发光彩。
精打细算 建设雕梁画栋
68岁的黄文水是武平“百家大院”古建筑施工队中的班长,也是主墨师傅,负责图纸设计和现场指挥。
黄文水15岁师承民间木工大师,50多年来他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成为执掌“篙尺”的大木作匠师,常年从事古建工程建设,致力传承和发扬中国古建筑技艺且卓有成效,被评为江西省乐平市非遗传承人。
武平“百家大院”项目一号楼祈福阁耳房,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需用到几千个木构件,单立柱就要160根。而黄文水说,房屋的样子早就立在他的脑海里。
武平“百家大院”祈福阁耳房全部由榫卯拼接,木料打眼位置、榫头大小都需要精确计算。“耳房的每一根柱子上都有多个不同朝向的榫眼,如果高度角度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榫卯不能贴合,积少成多,可能会使得整个房子无法搭建。”黄文水严肃地说。
作为会设计、会做榫也会安装的全能型师傅,黄文水需要在清单上把各个构件所需的木材长短、大小、数量等数据一一标识清楚。正因为有了黄文水精确设计和计算,施工单位按清单订购木材,如今这座耳房上千个构件已安装完毕,竟没有一根剩料。
精雕细琢 展现“百家”魅力
“做古建脑子要活,每个刀口的走向、深浅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是雕刻师王楠修复古建筑的“秘诀”。
武平“百家大院”主体是明清古建筑,一些建筑的耳房则需要以古法雕刻木构件,从而与主体古建相协调。王楠承担了一号楼祈福阁耳房的雕刻工作,所需的雕刻件有几千个,每个构件里的雕刻图样更是数不胜数。在雕刻过程中,首先要画出线稿,然后打坯、修底,最后修光成型。这里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环环相扣,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会影响成品的效果。
“一个优秀的雕刻师傅,不仅是雕刻家,还是画家、文学家。一件好的雕刻作品可以传达出审美、文化、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一个工匠的心血。”王楠强调,一个雕刻纹样包含的信息非常多,雕刻师傅必须专注于细节。
雕刻的题材要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二十四孝、三国故事等;雕刻的人物体态、眼神要生动形象;周围的亭台楼榭、山石树木要讲究远近疏密。正是这种“精雕细琢”的态度,让王楠的作品无不精巧绝伦,处处绽放古建雕刻的独特魅力。
精益求精 修复历史“记忆”
武平“百家大院”古建修复总负责人叶海兵,从事修复古建筑工作十余年,有着丰富的实践检验。他始终本着“修旧如旧”的宗旨开展古建修复工作,严于标准,重在规范,在图纸设计、施工技艺上精耕细作,在组装、安装木构件上精益求精。
武平“百家大院”首期22栋古建筑,大多由他的团队负责维护和修缮。“百家大院”的每一栋建筑都独具特色,都和中国的姓氏文化相关。“古建筑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一座老房子可从工艺、审美、文化等方面解读。”在修复古建筑过程中,叶海兵会根据构件的损坏程度进行研判,从而对其进行修复或替换,让每一栋房屋的门楼、屋顶,以及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共同构成一幅具有中国“百家姓”意蕴的图画。
在动工之前,叶海兵要在用材、规格上进行细致的考量和测绘,“在细节上进行雕琢,东家考虑到的和没有考虑到的,我都要考虑。这些古建构件环环相扣,一个细节没有做好,要替换的时候往往‘伤筋动骨’。做古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中国古建筑不仅是建筑,更是中国历史的记忆和文化载体。新建筑不断涌现,古建筑不断老去,留住它们是武平县一直在做的事情。”“百家大院”文化组负责人说,每一栋古建筑背后都有一个时期的文化,把古建筑修复留存下来,既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更是一个地区文化记忆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