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英·雄》北大上演
【视线】续写英雄的奋斗青春
本报讯(记者苏墨)10月12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株洲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排演的民族歌剧《英·雄》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北大教职工报之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不少年轻人眼中饱含热泪。
“愿以吾辈之青春,佑我盛世之中华!”“两位英雄为革命牺牲时,均只有30多岁,他们用青春、鲜血为我们建立了新中国。”“《英·雄》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也鼓舞我们不断拼搏、不懈奋斗。”北大学子们赞不绝口。
《英·雄》讲述了缪伯英(英)和何孟雄(雄)的故事,他们都曾求学于北京大学,并参加由李大钊组织的党的早期组织,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缪伯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其丈夫为何孟雄,是“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这对英雄夫妻为革命事业舍生忘死,革命中两人先后就义,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
据悉,《英·雄》以历史事实为背景,通过“初恋·俚歌”“热恋·酒歌”“苦恋·离歌”“生死恋·长歌”四幕,塑造了一对轰轰烈烈的“英”“雄”夫妻形象。内容曲折动人,充满了青春、热血、理想、信仰和可歌可泣的爱情、激情和深情。
“在北大演北大英雄,很兴奋,也倍感责任重大。”缪伯英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王丽达激动地说:“创排演出《英·雄》,是学习英雄的过程,无数次受到心灵的震撼。作为文艺工作者,期待能多演出这样正能量、有艺术水准的剧目。”
“要上高山那就莫怕风,要下大海呀就莫怕龙。好花不怕霜雪打,霜雪越打花越红哟……”《英·雄》全剧,大量湘东民歌、花鼓戏元素让观众惊喜不已,大筒、唢呐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也十分巧妙,引人入胜。不少观众在观剧结束后都不由自主地哼唱剧中的一些旋律。
“音乐婉转动听,歌词雅致精到,剧情曲折动人,非常好听、好看。”观众李同学坦诚地说,“我的的确确被‘圈了粉’!”
《英·雄》曾入选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并代表湖南参加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评选。
随着本次演出的圆满成功,《英·雄》的剧场演出已有80场、观众13万多人次,线上观看量更是逾千万。
“红色题材歌剧创作不能架空历史,更不能随意改写历史,也不能脱离艺术性。”乔佩娟指出,我国民族歌剧出现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等时代经典,它们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深入群众、深入历史去挖掘灵感、讲好故事,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发扬。
黄定山说,《英·雄》是一部具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史诗品格的民族歌剧,在戏剧结构上融合了传统与非传统的结构方式,呈现出一种多散点的散文式的传记人物美学特征,这是中国民族歌剧多样化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