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一

【艺评】让文化艺术植根于百姓日常

陈俊宇
《工人日报》(2023年10月15日 04版)

这个国庆假期,一位上海市民是这样度过的:到复兴公园一带逛“2023上海书展·思南美好书店节”;陪父母去天蟾逸夫舞台看史依弘领衔的梅派名剧《西施》;打卡全新的文艺地标北外滩友邦大剧院;欣赏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舍闭馆调整前,观摩“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大部分行程都与文化艺术有关。

把闲暇交给艺术,正成为越来越多当地市民品质生活的优选。这条新闻让人眼前一亮。

细究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上海的探索与创新很有示范意义。这一方面得益于上海文化艺术资源足够丰盛,国际性文化节展、高质量文博美术大展、国内外名家名作不断上新;另一方面源于上海持续深耕美育,润物细无声地将艺术普及、人文教育融入日常。

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今年的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出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如今,这一目标已提前达成,截至9月底,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剧院、上海芭蕾舞团等113家单位成为“社会大美育”课堂,全市300余家专业艺术场馆、机构积极参与,策划开展了有主题、成系列、高品质的公共艺术普及教育活动6048场。

正是上百家机构的参与、数千场不间断的活动,才会让一座城市的市民日复一日地享受艺术浸润。

在衡量一座城市文化实力的时候,除了文化设施的数量与质量等显性指标,一项隐性要素同样重要,那就是生活在其中的市民的文化艺术素养。

说到提升市民的文化艺术素养,检索新闻就会发现不少城市更为注重的还是文明素养。文化艺术素养与文明素养,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能同日而语。

同样是上海的一条新闻,发生在两年前——诗歌点亮回家路,至今让人念念不忘。

在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028弄,由于不属于市政干道,这里有一条没有路名也没有路灯的道路。2021年10月,作为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项目之一的“诗歌单行道”在四平路1028弄点亮。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亮起,光线投射到地上,化成一行行诗,忙碌了一天的白领和学生就这样踏着诗句,步行回家。

最为有意思的是,普通老百姓就是这些诗歌的创作者。他们对社区的回忆和认知,谈话间的一些闪光句子被编译成了动人的诗句。

这应该就是培育市民文化素养的实践注脚吧。人在诗歌之中,但都是日常,没有刻意更没有强制。哲人海德格尔所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找到了例证。

“诗歌单行道”的策展人讲了个细节:最开始,路的尽头有一家很老的配锁店,店主在门口的树上安装了一盏投影灯,红底黄字,有点土气,有点粗糙。有一天晚上,几个小姑娘路过,对着投影灯展开双臂,光影里有诗歌,她们在光影里旋转,跳起了舞。

这个画面策展人一直忘不了。谁遇到了这一幕都会会心一笑,将此存贮在记忆之中吧。

回到开头的新闻,“社会大美育”是一项长期工作,要统筹和鼓励更多专业艺术机构共同参与构建“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美育格局,使文化艺术深深植根于市民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

这是共识与责任,也是美好的期待。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地方为之努力,不只是这里,更不只是城市。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