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思考】技术进步给劳动就业带来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观 点
适应技术快速发展给职工队伍建设带来的新影响新要求,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重视提高职工素质,鼓励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积极应对技术进步对劳动关系的影响,高度重视技术伦理。
当前,我国技术变革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不仅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产生影响,也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适应技术快速发展给职工队伍建设带来的新影响新要求,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任务。
进入新时代,传统的以要素推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向以技术进步推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技术研发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307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从1万亿元提高到2万亿元用时8年,从2万亿元提高到3万亿元仅用时4年,延续较快增长势头。随着技术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在逐步增强。据测算,目前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0%左右,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技术进步给劳动就业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就业数量产生影响。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破坏效应,也有创造效应,学界大多认为,长期看,技术进步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劳动者待遇改善产生积极影响,创造效应大于破坏效应;但就短期而言,可能出现技术对劳动力的挤压和替代,低技能重复性工作岗位减少,部分低技能劳动者会受到较大影响,即破坏效应大于创造效应。
二是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一方面,技术进步会促进就业结构转型。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服务业从业人数持续攀升。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会促进就业结构升级。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稳经济保民生的重要动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长较快。工资是劳动力市场最重要的价格信号,是引导劳动力流动的“指示灯”,工资增长的变化也反映了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随着工资水平的走高,越来越多人才集聚到信息技术和科学研究行业中。
三是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素质虽然有了大幅提高,但总体上来说,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短板。我国劳动力仍以中等教育程度者为主体,特别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整体素质依然偏低。同时,在制造业一线,技能人才短缺现象较为突出,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延续多年的“招工难”“用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招技工难”“技工荒”。此外,技术进步引发的劳动力市场“极化现象”值得关注,灵活就业人员中出现“去技能化”倾向。
四是技术进步引发劳动关系变化。从历史上看,技术进步在短时期内容易引发劳动关系紧张。现代技术的发展不仅可能对就业产生替代效应,还改变了工业革命以来以稳定劳动关系为主的用工方式,灵活用工的规模不断扩大也重构了劳动关系。
为应对技术进步给劳动就业带来的影响,助力广大职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可以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将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当前及未来的一项重点工作。要积极探索新时代职工培训模式,着力打造梯次化技能提升平台,创新技能培训机制,构建多元化技能培训格局,进一步拓宽职工职业技能提升渠道,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实落地。充分发挥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激发劳动者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提高培训实效放到重要位置,以是否真正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为评价标准和最终目标。高度重视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展职业发展渠道,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
第二,鼓励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使职工能够成为技术进步的受益者、参与者。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营造创新氛围。找准发力点,将职工创新能力建设作为重点,积极探索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以劳模(大师)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技能人才队伍。让职工参与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是防止出现“技术升级、劳动降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三,积极应对技术进步对劳动关系的影响。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迅猛发展,采取多种手段,维护好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新经济新业态下劳动关系复杂,需要在厘清劳动关系的基础上精准施策。全面了解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现状与需求,引导相关企业充分尊重和平等对待,促进企业加强自律、依法用工,自觉履行其应当承担的用工和权益保障责任。
第四,高度重视技术伦理。在技术快速进步且迅速被广泛应用的时期,要高度重视技术伦理的问题,并将技术伦理作为评判企业是否合法合规以及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在技术进步与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技术创新的步伐,而且要考虑技术使用的目的手段及后果的正当性,充分认识到实现劳动者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才是技术进步的最大伦理。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理论的根基,也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和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途径。在企业运用新技术的过程中,要加强协商协调,合理确定技术使用的边界,防止技术滥用,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