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声音】被围观的和被漠视的

刘颖余
《工人日报》(2023年11月22日 08版)

在“再拼一次”的口号中,国足再起航,开始了新一届世预赛的征程。

这是国足第13次冲击世界杯,“再拼一次”是国足出征宣传片的主题词。“我们信念联结,当无畏前行!一起扛,一起闯,中国队加油!”言辞铿锵,画面感人。

只是球迷和网友并不领情,“是的,再拼一次,反正机会过几年就会有一次”“你再拼一次,我再也不会上当一次”“‘再’说明了中国男足勇于面对的精神,‘拼’凸显了对自己水平的了解。合到一起就是:输了属于常态,赢了全是运气”……

这是典型的中国足球式黑色幽默,不能怪球迷的刻薄和绝情,实在是国足提不起大家的信心。

据说,国足出征泰国,只有区区8人送行。与其他中国优势项目相比,国足的热度似已降至历史冰点。

这当然也无需大惊小怪,竞技体育,归根到底要靠成绩说话。球迷看比赛,是为了快乐,国足给人的惯常印象是:特能输,又无斗志,凭什么要求人家始终和你“一起扛”?

要我说,国足冲击世界杯的热度下降,不仅纯属正常,而且是社会心态日渐理智的一种体现。老国脚彭伟国说得好,“国足是一个国家最高足球竞技水平的集合体,冲击世界杯固然是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唯一目标。”

我估摸着,中国足协也不会承认,国足冲击世界杯是他们的唯一目标,但与青训什么的相比,他们显然更看重国足成绩,不信看看他们公布的财务报告——2022年,足协在青训及培养建设上的投入仅为0.46亿元,占比不到7%,用于各级国家队的支出则高达2.79亿元,占比超四成。

足协为何厚此薄彼?原因一点也不复杂,国足更有社会关注度,更有“政绩感”。

当以一种追求政绩的态度去搞足球时,足球会搞得怎么样,可想而知。

前不久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引起大家高度关切,大意是,中国足球有个“12岁退役”现象——自校园足球普遍开展以来,小学阶段踢球人数激增,但到初中阶段即12岁之后,立刻出现断崖式下跌。早在2018年就出现了这个苗头,当时北京“百队杯”组织者公布了一组有关参赛队伍的数字:U8、U9小学年龄组参赛球队共有229支,而U13、U15中学年龄组参赛球队一共只有70支。

12岁就“退役”,看似荒唐,但在中国的社会现实里,合情合理。在家长眼里,孩子的出路显然比兴趣更重要。足球专业训练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足球行业整体形象不佳,所有这些都可能随时浇灭一个家庭对于足球的热情。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超球队阵容老龄化严重。据知名体育研究机构瑞士足球天文台(CIES)对全球48个国家或地区的顶级联赛进行的调查,中超以28.41岁的平均年龄成为全球最“老”的联赛。具体到俱乐部层面,所有被调查球队中,平均年龄最大的是中超的青岛海牛队,高达31.48岁。成都蓉城则排名第五,平均年龄为29.80岁。

中超变老了和“12岁退役”,有无关联?期待专家赐教。

耐人寻味的是,国足热度即使跌到历史低点,他们依然会被围观,而“12岁退役”等怪现状,不仅公众不知情,业内也大多熟视无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若我们对国足第13次冲击世界杯抱有太高期望,显然不切实际。一个良好的足球基础和生态,比国足在世预赛上一城一池的得失要重要得多,也有价值得多。前者为本,后者为末。本末倒置,国足要想走出死循环,难矣。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