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2月06日 星期一

齐鲁理工学院:“四新”引领,驱动专业建设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06日 04版)

学校全景鸟瞰图

近日,齐鲁理工学院莱芜技术转移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济南校区举行。双方将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智力优势,务实推进产学研合作。近年来,齐鲁理工学院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与发展作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单元,以“四新”建设为引领,优化专业布局、推动专业升级改造、打造专业集群、强化平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驱动专业建设走深走实。

聚焦“四新”专业,优化专业布局

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争上“四新”专业,构建了以“四新”专业建设为统领,以工科为优势,理、医、经、文、艺、管理、教育等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科专业布局与产业动能转换、转型升级契合度不断增强。主动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以“四新”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激发传统专业建设活力。

“学校实施了齐鲁理工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百脉计划’,在全校各个学科领域构建创新团队建设体系,筑牢学科建设发展的基础,培育更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高地、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和文化‘两创’高地。”齐鲁理工学院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庚灵向笔者介绍道。

赋能优势专业,推动专业升级改造

以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贸易经济、新闻学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护理学、书法学、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引领,推动学校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推进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专业,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及相近学科知识共享与融合互通,开发跨学科专业融合课程,扩大学生跨专业融合的课程选择,注重学科交叉培养。

推进“十融合”,打造专业集群

学校通过建设以理念融合为先导、以产业融合为基础、以学科融合为支撑、以专业融合为核心、以方案融合为抓手、以产学研融合为路径、以体制机制融合为关键、以资源融合为保障、以文化融合为底蕴、以教研融合为动力的“十融合”举措,着力促进专业的集约化发展,瞄准国家和山东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等重大产业领域,形成电子信息等专业集群,通过专业集群内、集群间的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实现“四新”专业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利用,着力提升“四新”专业建设成效。

实施“三工程”,强化平台建设

实施高水平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工程,强化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大力加强校外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施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强固工程。聚焦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集聚优质资源,突出加强重点、培育建设学科的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学科团队建设与创新平台建设的有机融合;优化创新平台开放共享机制,促进学科团队融入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实施产科教融合发展平台拓升工程,秉持学习、合作、服务、发展的理念,学校下大力气在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开展产科教深度融合,与地方政府、企业、院所合作建设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产业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新型智库和决策咨询机构等,组建融合创新联合体。

创新发展新机制,深化产教融合

学校实施“三院”融合(学科专业学院、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工程,创新建设模式,提升学院建设水平,建有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16个产业学院。加强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和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创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新机制。积极参与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7个山东省“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市域产教联合体、济南市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与企业、院校、机构等共同制定建设方案,完善运行机制,扎实开展各项活动。(肖滋健 张静)

广告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