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干旱地区圈水造景的代价过于沉重
一些地方为了提升本地竞争力,积极寻求破局之路,付出了不少努力,但诸多反面案例一次次提示我们,若要行稳致远,必须从实际出发。
据12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水资源短缺的甘肃张掖,却建起30多个人工湖,水域总面积6000余亩,相当于560个足球场大小。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张掖市为维持如此规模的水景,长期违规并超量从黑河流域取水,某处景区仅去年的违规取水量就达“两个西湖”。此外,当地还存在地下水超采治理不力、违法毁林开垦等问题,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加大生态环境退化风险。目前,甘肃已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表示要查明查实责任,严肃追责问责。
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景色旖旎、波光荡漾的城市水上乐园等景观容易让人误以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不错,而环保督察组的通报揭示了问题真相。在一个年降水量不及蒸发量十分之一的干旱地区,围水造景30多处,水资源浪费之严重,令人心痛。
有必要说明,并不是干旱地区不能拥有水景公园。公众不满的是,当地不顾实情,明明缺水,明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却要拦截河流,不计资源成本建造水景;竭泽而渔式超量取水,导致下游断流、水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影响河道行洪;当地对地下水超采区有明确的治理方案和标准,但实际工作中的无资质取水、超量取水等行为却一路绿灯……
现实中,这类“打肿脸充胖子”的现象并不罕见。有刚刚脱贫的地区举债兴建气派的城门、城市雕塑等“名片工程”,背后更多的是标榜“政绩”、提升房价等“小九九”;有中小城市不顾本地实际人口数量,大兴土木,导致烂尾楼、“鬼楼”林立;有的地方忽视本地资源特质,只看招商引资数字不看实际效果,只实施抢人计划却无留人能力,最终“热热闹闹一阵子、鸡毛蒜皮一篮子”,等等。
个别地方不顾当地实际、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而上马“面子工程”,根源在于其发展理念跑偏,为快出“政绩”,不计成本,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不顾实情、大干快上,可能导致相关项目变成无本之木、空中楼阁,难以持续发展,且事后又要付出巨大代价整改,既造成资金严重浪费,也可能对地方的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百姓获得感等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让一个地方“有面子”的,从来都不是气派的城门、壮观的雕塑等,而更多在于积极改善民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切实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确实,一些地方为了提升本地竞争力,积极寻求破局之路,付出了不少努力,但诸多反面案例一次次提示我们,若要行稳致远,必须从实际出发。想来,贫困地区的百姓更希望政府能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上;干旱地区,粗放式大规模建造水景,远不如发展节水农业、循环用水等更有意义。
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处无人愿意踏足的黑臭水体,当地通过湿地修复、打造城市连绵体等,将这里建成一处吸引诸多珍稀鸟类回归越冬的生态乐园。还有不少地方也是通过科学规划、修复提升等手段,对原有湿地、水域等进行改造,实现蝶变,甚至打造成网红打卡地,走出一条“高性价比”的生态治理之路。
“越缺什么越要炫耀什么,其实是一种自卑”,网友的话道出了几分问题的实质。当不少地方在生态治理、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出若干有效路径之时,个别地方如果仍然热衷于烧钱造景,那么,实在应该引起深刻的反思与警醒。
各地实践告诉我们,基于地方实情的对症下药才是发展良药,“打肿脸充胖子”只能糊弄一阵子,最终很可能不得不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这样的闹剧不该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