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主”在境外建造“五金建材城”,招揽18个诈骗团伙入驻,进行封闭式管理——
超大犯罪集团以“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为幌子实施诈骗
冒充公司老板,跨境电诈集团专门诱骗企业财务人员大额转账;利用物流公司“内鬼”出售的公民个人信息“盲发快递”,实施诈骗;偷渡至境外电诈园区,用聊天软件寻找女性目标,设下“赌诈”陷阱……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一周年之际,11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并发布《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工作情况(2023年)》(下称《工作情况》)。
《工作情况》指出,当前,零散、点状式的独立诈骗团伙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为幌子的超大犯罪集团。这些超大犯罪集团多在境外,通过控制、管理独立诈骗团伙,形成庞大而稳定的诈骗犯罪网络。
比如,最高检、公安部第三批联合督办的江苏江阴“6·16”专案,潘某某等6名幕后“金主”在缅北出资建造“五金建材城”,先后招揽18个诈骗团伙入驻,并为诈骗团伙提供办公场所和食宿,进行封闭式管理,持械看守诈骗团伙人员,形成超大犯罪集团。
由于诈骗集团日趋垄断化,导致集团犯罪行为汇集交织。在过去单独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础上,衍生升级为人口贩卖、绑架、非法拘禁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影响极为恶劣。
此外,随着黑产技术和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具和软件以直观、简单的产品形式呈现,易学易用的特点不仅大幅降低了软件开发门槛,也吸引了更广泛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群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另一方面,新兴技术被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使用,大大降低了犯罪成本。
在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就有一起涉及利用AI语音机器人自动拨打电话,精准推送虚假贷款APP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
2018年7月,李某成立声通公司,帮助诈骗团伙做网络贷款推广。李某按照诈骗团伙要求编写自动应答话术并录入应答语音,根据诈骗团伙提供的电话号码筛选有贷款、买房、教育需求的对象,利用AI语音机器人自动拨打电话形成语音和文本通话记录。诈骗团伙按照精心策划的自动应答话术套路,添加贷款意愿强的被害人微信等联系方式,推送下载使用诈骗团伙专门制作的虚假贷款APP。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APP会自动推送“办理会员”“缴纳解冻银行账户费用”“验证还款能力”等链接,被害人点击链接支付上述费用即被骗。经查,共有1437名被害人被骗取3586万余元。经审判,李某等多人获刑。
值得关注的是,在校及刚毕业学生逐渐成为犯罪集团拉拢吸收对象,未成年涉罪人数有所增加,有的未成年人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组织者。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中,4名未成年人组织召集22名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共同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共诈骗1700余名被害人235万余元。
检察机关全链条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依法从严惩治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最高检与公安部联合督办的四川南充“4·01”专案,检察机关已起诉430余人,涉及多个缅北诈骗团伙;联合督办的浙江“12·30”专案,已抓获11名主犯,判决4名,主要组织者葛某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余3名主犯均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形成有力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