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2月08日 星期一

住青旅的年轻人,在打拼中寻找归属感

多地已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满足务工人员住房需求

本报记者 周子元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08日 07版)

阅读提示

位置好、居住灵活、设施齐全……往常被当作“穷游党”出行居住选项的城市青旅,如今接纳了越来越多来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工人日报》记者的采访中,这些居住者认为,相比租房和住酒店,青旅有性价比优势,也集聚了不少有相同经历的年轻人,是初入社会的一项不错的住房选择。

 

位置好、居住灵活、设施齐全……往常被当作“穷游党”出行居住选项的城市青旅,如今接纳了越来越多来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这些新市民避开租房,选择下班后回到青旅,是单纯为了省钱,还是有其他原因?住青旅是短时间的过渡,还是长时间的规划?《工人日报》记者找到了几位青旅居住者和经营者,和他们聊一聊那些“以青旅为家”的日子。

有人过渡,有人长住

“租房基本都要求押一付三,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太贵了,我也不确定住多久,就想找个便宜简单的地方过渡一下。”今年5月,小韩来北京实习,通勤距离和性价比成为她考虑住房的最主要因素。经过在各个渠道的对比,公司附近的青旅,价格比宾馆酒店更便宜,也比租房更有自由度。

据小韩介绍,她最后通过网络平台预定了一个女生六人间,每个床位每晚收费60元。“这家青旅在一个写字楼里,构造类似大学宿舍,卫生间要和其他房间的人混用,总体环境比较一般。”小韩坦言。

入住后近一个月,小韩认识了因家人出事来北京找保险理赔的姑娘,来北京陪儿子做手术的母亲,还有裸辞回老家休息半年后又重新回北京找工作的同龄人。“青旅房间的成员流动很快,每个人都带着故事来,萍水相逢然后再挥手道别,对我来说这件事本身就有点浪漫。”小韩说,像她这样在大城市找工作的年轻人比较多,往往将青旅作为过渡的居住选择。

与小韩不同,李先生已经在北京住过五六家青旅,最近一家已经陆续住了近半年时间。在李先生现住青旅的大堂,记者看到,外出的住客在下午6点后陆续回来。大堂一侧公共沙发区明亮的灯光下,四五位年轻人每人占据着一张桌子,或打字工作,或正在吃晚饭。

谈及长期选择住青旅的原因,李先生认为,一个人住青旅是非常好的选择,来去自由而且位置一般都不错。他说:“现在住的这家坐落于北京鼓楼和什刹海旁边,傍晚出门散步,夕阳下的湖面能够让我放松精神。每过一段时间还可以尝试不同的风格,参与青旅组织的各种活动,也认识了很多朋友。”

性价比高、居住灵活成为吸引力

“长租”“实习”“青旅”……在社交平台,这些相互关联的关键词出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分享内容中,大家最常关注的,往往是青旅的住宿经验和居住测评。分享内容和留言显示,来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看中青旅居住的优点,主要在于无须押金、大多不用付水电费、居住周期灵活等。

“房间以四人间为主,共有十多个床位。5天以上可按长租价格结算,均价20~40元每天。”位于北京燕郊的一家长居青旅里,已经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该店经营者沈女士告诉记者,明年的预约也已经纳入排期。

站在青旅经营者的角度,沈女士认为经济支出是年轻人选择青旅的最主要原因。她说:“来我这里长住的,大部分都是来北京实习或找工作的人,年龄以二三十岁的为主。大家选择住在这里,一是认为价格便宜,二是交通便利,乘车可以直达国贸。”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人多的环境,反而吸引了部分备考学生来青旅居住。12月初来北京备考的小妍说:“比独自住酒店更安全,大家一起复习、做饭,偶尔交流最近考试或找工作的心得,带给我大学宿舍的感觉。”

住青旅的年轻人也在寻找归属感

随着在青旅的居住时间拉长,隔音情况差、人员流动性大、卫生环境难以保障等问题,也逐渐成为居住者需要克服的困扰。

经营青旅近一年,沈女士感受到人员情况多样而复杂:“从个人角度来看,人来人往本身就是青旅的特色。生活习惯的不同、半夜突然亮起的灯光、不断流动的旅客……即使是长居青旅,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变动。”

“我觉得住青旅很难避免漂泊感,因为流动性太大了。可能今天和你聊得很开心的人,明天醒来就背包走了。住的稍微久一点,就能送走三四波人。”经历过几个月时间的青旅生活后,难免感到孤独的小韩还是选择搬出去,和实习同事一起合租。

住房是很多来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都面临过的难题。有过许多在外住房经历的李先生放弃租房,就是因为遇到过黑中介乱涨租金,被迫频繁搬家。他说:“尤其像北京、上海这种城市,如果能住得舒心,住得更有归属感、幸福感,就会有更多人愿意留在这座城市。”

近年来,多地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为许多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提供了住房保障。例如,上海市闵行区构建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打造社区住宅型、宿舍型出租房和公共厨房、公共洗衣房等共享空间,减轻不同需求务工人群的住房压力。

对于漂着的年轻人如何融入城市,“过来人”沈女士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避免漂泊感需要发展社会关系,主动去融入这座城市。在工作中、社交中慢慢有熟悉的人、常去吃饭的地方,对于城市的归属感也就逐渐增强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