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2月08日 星期一

杨金华布孔放炮30余年,在黑暗中挥洒汗水,于艰深处钻研技能——

一名矿工的“爆裂人生”

本报记者 彭冰 柳姗姗 本报通讯员 杨萌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08日 07版)

在从地面斜下1500米的矿井深处,杨金华手扶凿岩机,小心翼翼地在岩层上凿着炮眼。他的衣服外面冻上了一层白霜,内里却已被汗水浸湿。

这位年近50岁的矿工,从17岁就开始学习凿岩放炮。2008年,他进入吉林省通化市四方山铁矿,成为凿岩班组的一名采矿工人。布孔放炮30余年,过着“爆裂人生”的杨金华终于在今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学手艺怕吃苦哪能行”

见到一身棉服的杨金华时,他在光线昏暗的井下已连续作业8个小时,脸上却并无疲惫之色。“四方山铁矿地处长白山区,井下气温常年零摄氏度左右,即便是三伏天,干活时也得穿着棉衣棉裤和保暖内衣。”杨金华东北口音浓重,说话干脆利落。

杨金华出生于通化市大安镇,从小看着长辈们凿岩、放炮、挖矿,对放炮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心想跟着老师傅学手艺。“每天背着近100斤的背篓,爬绳攀岩去矿上帮忙,给放炮员张师傅送水送物资。”杨金华说,“学手艺怕吃苦哪能行,想学就得勤快!”

为人勤奋、求知若渴的杨金华,得到张师傅的喜爱和倾囊相授。当学徒几个月,杨金华便能独自布孔放炮。出徒之后,杨金华仍保持着勤勉好学的品性。他说:“实际上,我的‘师傅’太多了,都数不过来。经验是没有边界的,干到老,就得学到老。”

总是“啃最硬的骨头”

在四方山矿场,由于技术过硬,杨金华总是被安排去“啃最硬的骨头”。他告诉记者,井下作业面的方向经常变化,往上打眼难度尤其大,得在岩壁上挂梯子。“人踩着梯子,手托100多斤重的凿岩机,顶着风在头顶凿岩,这活一般人干不了,体力差也干不了。”他补充道。

在岩壁上凿眼,是为了填放炸岩石的火药,怎么布孔、放多少火药就是技术关键。在杨金华的记忆里,针对2.6米乘2.8米大小的作业面,老办法是挖22个岩孔,放48公斤火药,但一天进尺才两米,而且岩壁边缘炸得很粗糙,还得靠人工修理整齐。

经过一轮轮试验,杨金华确定了新的作业方案——同样是2.6米乘2.8米的作业面,挖28个岩孔,只用放40公斤火药,一天就能进尺两米半,而且岩壁边缘整齐,不用再浪费人工和时间去修理。“改良之后,工时缩短近一半,火药以及凿岩机的钎头、钎杆等火工品的使用量大大降低,每天可节省材料成本30%。”杨金华自豪地说。

为工友建起安全屏障

井下环境变幻复杂,凿岩放炮的危险系数尤其高。“防止事故,第一看经验,发空的石头一敲咚咚响,好的石头是当当响;二是反复检查,所有石头都要敲到,不能落下一块。”安全生产这根弦,杨金华始终绷得很紧。

“翘毛”是用工具把岩壁顶端松动的岩石撬下来,也是凿岩工作的第一步。一天“翘毛”作业时,杨金华感觉头顶的石头发空,而且面积很大。预判到风险后,他立即让徒弟们躲到安全地带,自己则从侧面进去挂网。像这种高危场面,杨金华总是冲在前头,他说:“危险的活总得有人干,那就我去干。”

正是源于这份对工作的敬畏,杨金华从事凿岩放炮30余年,从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他用严谨细心的态度,为身边的工友们建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以至圈里同行都夸“不光技术好,有他在,就有安全保障”。

“工作虽然在千米井下,每天在黑暗处挥洒汗水,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被看到。”回顾这些年的矿井经历,杨金华感慨地说道。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