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社区里的民族团结故事——

【追着雪花看新疆】“社区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本报记者 周子元 王冬梅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22日 03版)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12月20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锦绣家园社区服务中心,活动室里传出阵阵歌声,社区合唱队13名队员正在排练歌曲。楼道另一侧,民族舞蹈“黑走马”正在欢快地排练,书法绘画室向所有人开放……

楼外天寒地冻,室内热火朝天。零下20摄氏度的冬日里,一栋小楼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开展文体活动的好场所、好机会。

跟随“追着雪花看新疆”采访团,本报记者来到西山农牧场锦绣家园社区。在这里,多民族大家庭共同生活、热心奉献的故事温暖心窝。

“和老姐妹们每天来活动室唱唱跳跳,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锦绣家园社区的回族居民高秀梅说,加入合唱队,给自己的退休生活带来了很多欢乐。

“她们教我跳舞,我教她们唱歌。”这支由居民蔡绍兰组建的合唱队,吸引了不同民族的退休老人,大家每天下午3时在社区活动室排练,最多时有30多人参与。

“今天的合唱活动有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的姐妹来参加,汉族的也不少。平时不论什么民族,大家来参与活动,都很开心。”蔡绍兰自豪地介绍。

西山农牧场地处乌鲁木齐市南郊,5万余人居住在此,其中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共25292人,占总人口的49.8%,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社区时不时组织各类活动,把各民族退休老人聚在一起,大家互相交流、表演节目,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生活在这里很开心。”蔡绍兰说。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多民族互嵌式生活十分平常。锦绣家园社区下辖4个小区、28栋楼、297个单元,8000余居民中少数民族占比近30%。这里推选出的勉莉莎家庭去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他们的故事温暖人心。

“我和妈妈是回族,爱人和公公是维吾尔族,爸爸是汉族,婆婆是柯尔克孜族,爱人的姥姥是塔吉克族,我们是5个民族组成的团结之家,也是温馨和睦的‘石榴籽’之家。”在社区服务大厅,记者遇见了勉莉莎和她的丈夫艾塞提·艾合买提。

今年29岁的勉莉莎与艾塞提相识已有15年。回忆两人当初如何走到一起,勉莉莎说:“我跟他认识的时候还是同学,后来机缘巧合分到一个单位。尽管发现他这个人很细心,工作很上进,但考虑和他在一起,民族不同,有些犹豫。回来告诉我妈妈,她说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不要分民族,只要我们两个觉得合适就好。”

2015年,勉莉莎的婆婆阿依古丽·阿里木确诊癌症,不久,母亲刘梅也确诊癌症,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一家人原本幸福平静的生活。

患癌后的阿依古丽·阿里木和刘梅,没有被病魔打倒。宣传健康知识、关爱自闭症儿童、加入拥军志愿者团队……自2018年起,她们带动全家一起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坚持至今。

一个家庭,五个民族;团结友爱,热心公益;爱国拥军,小家大爱;优良家风,代代传承。2021年,勉莉莎一家8口中有4人被所在地社区评为“优秀志愿者”;2022年,勉莉莎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农场里很多家庭都很优秀,作为他们的代表,我感到很开心。我们会更加珍惜这份荣誉,也把我们‘民族团结 尽孝爱家’的家风好好传承下去。”勉莉莎说。

如今,勉莉莎夫妻都在尝试电商新工作,也有了新一年的目标:“踏实工作,努力赚钱,明年带着全家去云南旅游,未来一切都还充满希望。”

“近几年,西山农牧场有了工业园,有了大学城,3所院校已经落地,农场的常住人口正在不断增加。新的力量注入进来后,社区工作也发生了变化,对民族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总结多年来的民族工作经验,西山农牧场锦绣家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红波说,“社区的工作只有让老百姓看到、听到、摸到,才能够真正落地,才能进入人心。”

“今年冬天,我们还在小区里面设立了‘红石榴茶摊’。在老百姓的楼底下把茶摊支起来,喝茶聊天都不要钱,现场收集大家的建议意见,能解决的立刻解决,让各族百姓都能够感受到社区的温暖。”王红波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