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一

滑雪板制作技艺成新疆“非遗”,古老冰雪文化焕发新光彩

【追着雪花看新疆】毛皮滑雪板从过去滑向未来

本报记者 张千 王宇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29日 03版)

斯兰别克·沙合什老人做了54年的马皮滑雪板,这是一种在木板上覆盖马皮的特殊滑雪板,中部厚度约2~3厘米,呈上窄下宽的梯形,需要6~10块马前腿毛皮才能拼合成一副滑雪板。

马皮毛的方向朝后,向前滑走时马毛顺茬,增大滑速,向后踩蹬与上坡时马毛自然会逆茬,防止雪板向后倒滑,是当地人从古至今在山野中滑行时最为实用、耐用的滑雪板。

与在流水线上鱼贯而出的现代滑雪板相比,斯兰别克小小的手工作坊里一手一斧亲自锻造出的毛皮滑雪板,散发着独特而浓郁的工匠气质。

“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0年,斯兰别克老人被认定为技艺传承人,还在2022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评选为“新疆工匠”。

33岁的儿子斯兰别克·胡安什别克和爸爸一样,15岁开始学习这门技艺。他告诉记者:“制作滑雪板共有10道工序,选材、裁板、软化木头、板头定型、钻眼挖槽、打蜡抛光、制作皮绳、炮制马皮、制作成板、制作雪杖,每一道都是纯手工完成,必须保证高质量才能实现结实耐用。”

目前,制作一套滑雪板需要15天左右,价格约1000元。今年入冬以来,胡安什别克共制作了60副,现已基本售罄,收入超过6万元。

这种滑雪板多为“私人订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制作与身高差不多长的滑雪板。”胡安什别克很认真地向记者“科普”。目前,前来订制滑雪板的人群主要是滑雪爱好者,用来体验当地民俗特色滑野雪。

为了让游客更加方便携带,他们还特意制作了巴掌大小的迷你小雪板,这种更具观赏性的旅游纪念品也很受欢迎。

随着古老毛皮滑雪板知名度的提高,当地不少酒店、民宿也开始使用它作为特色装饰品。拉斯特乡党委书记李卫龙表示:“我们正在联系设计公司,想将马皮滑雪板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中,使其成为一项产业,让来到阿勒泰的游客们更直观地感受古老文化带给我们的魅力。”

作为非遗技艺第5代传承人,胡安什别克也带起了徒弟。

在阿勒泰市拉斯特乡诺改特村,斯兰别克生活的家、手工作坊和当地投资建成的“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传习基地融为一体。

村子里有不少年轻人在传习基地跟着父子俩学习,尤其在不干农活、不出去打工的冬季,学了这门手艺,就可以赚点外快补贴家用。

有人问胡安什别克:“不害怕自家的绝活被学走吗?”他的想法很简单:“马皮滑雪板是我小时候为数不多的玩具,也是这里人从古至今生活必备的交通工具,我就是想让它一直存在下去。”

近年来,古老毛皮滑雪板得到深度挖掘、大力抢救,成为阿勒泰推介冰雪旅游和冰雪文化的名片。阿勒泰当地滑雪场、机场、火车站等地设有毛皮滑雪板展厅,让这项古老技艺被更多人熟知。

2006年起,阿勒泰每年都会组织规模宏大的古老毛皮滑雪板比赛。参赛者是来自阿勒泰各地的农牧民,他们脚踩古老毛皮滑雪板,手持单木杆的滑雪杖,拖拉着兽皮制作的雪橇,重现昔日人们滑雪狩猎的场景。

随着阿勒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冰雪文化产业逐渐兴起,毛皮滑雪板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焕发出全新光彩。

采访当天,斯兰别克老人带着自家的马皮滑雪板,去长春参加“雪博会”(即第七届吉林冰雪产业国际博览会)。此前,他们还跟随新疆地方团到上海参展国际进口博览会,将这门特殊的技艺展示给更多人,让古老毛皮滑雪板走出阿勒泰,走向全中国甚至全世界。

胡安什别克有一个8岁的儿子。“等孩子长大后,我也会教他这门技艺,希望未来的年轻人能将古老毛皮滑雪板一直传承下去。”他坚定地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