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1月06日 星期一

河南商城县深挖“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豫南文化,盘火民俗资源、盘活非遗技艺、盘靓田园风光

找回记忆里的乡愁

本报记者 徐新星 本报通讯员 洪兰 曹良刚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06日 03版)

阅读提示

近3年来,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商城县深挖“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豫南文化,发挥生态资源独特优势,实施政府主导、政策激励、全域布局、项目带动的文旅发展战略。

 

“之前这里冷冷清清,没想到现在变化这么大,研、教、展、吃、住、玩都有,不仅可以体验乡村美景,住民宿、吃农家饭,还可以玩陶土、制陶器。”从外地返乡到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双椿铺镇郭窑小镇游玩的张军红对《工人日报》记者说道。

盘火民俗文化资源、盘活非遗技艺、盘靓乡村田园风光……近3年来,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商城县深挖“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豫南文化,发挥生态资源独特优势,实施政府主导、政策激励、全域布局、项目带动的文旅发展战略。

文化街复原豫南风情

晚上8点,平安驿·逗街豫南民俗文化体验地的田月心肺汤店依然生意火爆。“俺家食材新鲜、熬炖时间长,汤头入味,回头客比较多,很多都是多年老主顾了。”店主刘坤一边忙活着招呼客人,一边和记者攀谈。

“最多的时候一晚10来桌,屋里都坐不下。1个月营业额3万元左右,1年收入二三十万元不成问题。下一步,我打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坤说。

逗街位于商城县中心城区陶家河畔,原址是沿河的老旧小区,由正平股份和商城县城投公司联合打造,总占地面积约70亩,建设有手工作坊、茶楼、戏院、状元楼、美食街、豫南精品院落、炖菜大院等,目前已成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之一。

“项目启动之初,我们遍访信阳及周边乡镇村落,收集豫南民居资料、探寻豫南文化脉络、挖掘信阳特色美食文化,了解民间民俗文化传承,以招商、选商、优商的形式吸纳各地传统手艺人,一店一品落位商业业态,确保项目特色和品质。”逗街项目负责人王敏学告诉记者,在建设运营方面,逗街挖掘豫南地区老工坊、老工艺、老艺术并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深挖乡愁元素,让每个走进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豫南文化气息,唤醒“商城记忆”,找回记忆里的乡愁。

2023年以来,逗街举办了喜迎春节系列活动、端午节民俗文化演艺、元宵烟花秀等主题活动,以及备受年轻人喜欢的夏季啤酒文化节、电音节、露营夜市等活动。这其中,与河南广播电视台合作打造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斗茶传奇》,有近5万人现场观看,有效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700年窑火点亮红陶乡村

“如果没有当地人带路甚至都找不到位置,我们从县城出发历时1个多小时车程才到达。”回忆起2020年第一次到商城县双椿铺镇的郭窑进行抢救性拍摄工作时的情景,河南信商影视负责人郑涛感慨道。

让郑涛不敢想象的是,不到两年时间,郭窑和郭窑村就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文旅风吹进村子,彩虹路直达,郭窑半熄半灭的炉火旺起来。有700多年制陶历史的红陶乡村浴火重生,成为网红打卡地。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最多时一天有3万余人次走进郭窑村。

郭窑遗址系元末明初古窑遗址,遗址堆积层中堆放着大量陶片。鼎盛时期的郭窑有16条龙窑、千名窑工,产品近百种,远销大江南北。郭窑制陶技艺是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郭窑的产业却随着时代的发展、塑料制品的替代、制陶人纷纷转行而逐渐走向衰落。“我们拍摄时,只有七八位窑匠,最年轻的都50多岁了,年纪最大的80多岁,后继无人、前景堪忧。”郑涛说。

“用一口窑,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在信阳市、县、镇、村四级干部共同努力下,2022年10月,郭窑红陶产业项目落地,由商城县政府平台公司、双椿铺镇振农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礼乐创意文化有限公司三方合营的郭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采取“专项债+社会投资+财政支持”的方式投资2.2亿元,按照“投融建运”一体化建设模式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研教展”于一体的郭窑小镇,让传统民间工艺在传承和创新中焕发活力。

如今的郭窑村已是一座集古代窑址、传统民俗和陶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实现红陶历史文化乡村活态化、体验化、创新化和产业化。

一杯热茶引来八方客

群山弥漫着薄雾,一条条彩虹路如同飘带蜿蜒在山腰,从玻璃观景台上俯视,多年前的荒山野坡如今布满茶树、油茶、兰花、野菊花、芍药……这是记者在商城县河凤桥乡观音山茶旅农旅融合示范区看到的新景象。

商城县是信阳毛尖主产区之一,豫风楚韵的魅力也蕴含着绿茶清香的气息。近年来,该县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围绕“茶园变公园、田园变游园、村庄变景点”的思路,让山水田园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竭源泉。

商城县委书记胡培刚告诉记者,该县推动茶旅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涵盖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事劳作、茶俗体验、茶艺观赏、茶品购物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打造了以商城高山茶基地等为代表的茶旅融合项目,促进绿色生态向绿色经济转型。

打造连片荷塘美景,栽植果木树营造“十里果香”,去往景区的彩虹路沿途种植百日菊、紫云英、薰衣草等,形成“十里花香”;发掘云极观、万宝宫等历史文化资源,对女儿寨、王油坊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修复,通过典型引路、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村民对周边6个空心村、老村落进行改造提升,保留乡村原有风貌,打造豫南田园村落……观音山茶旅农旅融合示范区的人气日益旺起来,周边的群众纷纷将民房改建为民宿、农家乐、农产品超市,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拓宽了增收路子。

据商城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怀峰介绍,目前,“商城县大别山红色传承茶旅三日游”特色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100万人以上,全县“茶旅游”从业人员达1.3万人,带动5万余农户增收,年实现利润1.2亿元以上。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