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1月25日 星期一

探访新疆乌什县震后安置点第一夜——

“让大家睡个暖和觉”

本报记者 吴铎思 本报通讯员 马安妮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5日 03版)

1月23日22时,记者再次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喀拉苏村村委会震后安置点。与白天不同的是,夜晚的安置点更加繁忙。

还未进门,记者就看到身着橙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更换大功率的供电设备。“换了后,能给所有帐篷供电、供暖,让大家睡个暖和觉。”国家电网阿克苏供电公司负责人唐勇军说。

偌大的院子成了繁忙的枢纽:大车小车络绎不绝,人们奔忙不歇。救援物资不断送进来,棉被、食物、帐篷等,正有序发放到群众手中。

在排列有序的帐篷处,四五个身着橙色工装的年轻人正在抓紧时间搭建帐篷,“大部分村民都来了这个安置点,原本搭好的帐篷不够用,我们又临时多搭了十几个。”唐勇军介绍说,由于供电网线是并联在一条线上,只有帐篷都搭建好后,才能安全供电。

在穿梭的人群中,记者看到几个身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手提一大包抓饭,正往一个个帐篷里送。“这是热抓饭,大家先吃一点。”走近一看,蓝色工装上印着“外卖”二字。

“我们联系了三四个饭店和馕店,制作了200份抓饭和200份馕,赶在下午送了过来。”麦合木提·合力力说,今年1月初,他在乌什县开了一家外卖配送店,目前有6名员工,“知道灾情后,大家都想做点什么,下午全跟着我来送吃的了。”

拿到抓饭的玉素甫·麦合木提开心地和父母吃了起来,由于来村委会安置点的人越来越多,他的父亲麦合木提·克里木将原有的帐篷让给了老人,自己又重新搭起了棉帐篷,“我们动作快,一会儿帐篷就搭起来了。”麦合木提·克里木说。

夜里,两架移动高功率照明灯具被放置在帐篷周围。身着橙色工装、写着“尚为照明”的6个年轻人正来回搬运着灯泡、移动灯具。“我们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从阿克苏赶了过来,公司领导很重视,从临近的省市调集了100多套灯具,2台无人机照明。”深圳市尚为照明有限公司阿克苏办事处负责人黄晶说。

“救援开展以来,很多人都自发参与到救援工作中,棉被、床、棉服都在陆续送来。”乌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喀拉苏村的第一书记吴辉说。

“都集合一下,清点一下在安置点的群众。”24日零时,随着喇叭传来的声音,喀拉苏村30多名基层干部集合在安置点中心,4人一组,开始对每个帐篷的入住情况进行摸排。

“有些村民放心不下家里,白天回去看了牛羊,晚上回来的情况得再次确认。”吴辉说,“不仅如此,我们的每个小队长也要进村,挨家挨户敲门,防止有人停留在家里。”

零下18摄氏度,在外停留5分钟,已经冻红了脸,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民族乡喀拉苏村一队负责人买合木提江·热合曼带着两个队员,穿梭在村子里。“我们一队有95户人家,每个人都在安置点,我才能放心。”他说。

凌晨3时30分,经过4个小时的紧急抢修,供电公司工人已经将变电箱更换为大功率的变电箱,临时安置点内的电暖器已正常投入使用。

(本报新疆阿克苏1月24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