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1月26日 星期一

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产业大脑,强化金融支持

【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重庆造”抢占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本报记者 李国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6日 04版)

阅读提示

近年来,“重庆造”抢占先进制造业新高地,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前三季度,重庆工业增加值达到8830.19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仅比排名第一的深圳少46.78亿元。目前,重庆明确将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常态,力争到2027年,建设20个以上行业大脑、20个以上未来工厂,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重庆市璧山高新区的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目前车间内9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每天有5000套最新研发的新能源汽车转向器下线,发往长安、比亚迪等整车厂。

“这样的生产效率,得益于企业投入近亿元进行的数字化改造。”该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张建1月22日告诉记者,整零协同背后是整个汽车产业的持续增长。

据统计,2023年1月~10月,重庆汽车产量达到184.35万辆,排名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超32.1万辆,同比增长13.7%。长安、赛力斯等龙头车企连续推出多款新品抢占市场,销量创下历史新高。

近年来,“重庆造”抢占先进制造业新高地,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前三季度,重庆工业增加值达到8830.19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仅比排名第一的深圳少46.78亿元。尤其是2023年11月,重庆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

“重庆造”玻璃缘何受青睐?

华为Mate50 Pro昆仑版手机即使从数米高处落下,屏幕也完好无损。这得益于其使用的昆仑玻璃,而昆仑玻璃正是“重庆造”。其通过了严苛的瑞士SGS五星抗跌耐摔认证,是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电子玻璃。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昆仑玻璃生产企业——重庆鑫景特种玻璃公司(以下简称鑫景特玻),看到生产现场遍布各种设备和机器人,融化、成型、切割、挑选、封装,一切准确无误。流水线上正如火如荼地生产,干净的玻璃方方正正,一块接一块被加工出来。

正是这一块块特种玻璃,彻底撕掉了玻璃行业廉价、低端、粗笨的标签,将玻璃的身价拉高成千上万倍,确立了玻璃行业的价值新坐标。

在鑫景特玻生产车间另一端的实验室,记者看到研发人员把一小块玻璃固定在实验器材的底部,玻璃正上方的铁球迅速掉落,重重砸在玻璃上,而玻璃却完好无损。

“铁球重量是64克,我们会从不同的高度做落球实验,从0.4米到2.5米。”鑫景特玻首席科学家、国家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主任姜宏说,使用昆仑玻璃的华为手机从4.2米高处落下,可以毫发无损。

鲜为人知的是,为了量产这款玻璃,鑫景特玻足足花费6年时间,先后攻克了玻璃配方、制作流程等难题。

“我们每年的研发费用都超过1亿元,若是再算上固定资产等投入,差不多‘烧’光整整19亿元。”鑫景特玻创始人、董事长白一波说。此外,鑫景特玻还先后引进了大批科研人员,陆续申请国内外专利3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82项,生产工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成新常态

“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老工业基地转型的重要抓手。”重庆市经信委负责人称,目前该市累计推进实施了6725个数字化转型项目,聚焦制造业企业转型需求,培育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试验田”。

记者在重庆宗申动力发动机生产车间看到,这里依托忽米网打造的产业大脑创新平台,只需要人工扫一扫定制标识,系统就会将复杂的加工参数自动匹配到设备上,实现产品标识化和设备加工定制化,极大提升生产效率。

以忽米网打造的汽摩产业大脑1.0版本为例,目前产业大脑已链接330多家上下游关联企业,通过应用产业大脑,形成有力带动,能实现政府端、企业端、行业端的互通,使整个产业链效率提升17%,供应链能耗降低14%,配套企业生产率提高20%。

“全市加快建设产业大脑,就是要充分释放工业大数据的价值潜力,让数据在政府、行业以及企业间有效地聚合、流通、使用。”重庆市经信委负责人说,重庆将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常态,力争到2027年,建设20个以上行业大脑、20个以上未来工厂,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重庆工业将加快建设“1+1+N”产业大脑总体构架。产业大脑能力中心和产业数据仓由重庆市经信委统筹建设,行业大脑则由市场主体建设,通过加强产业链企业研、产、供、销等创新变革。目前重庆已集聚数字经济企业超2万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45.3%。

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

近日,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重庆力争在2027年实现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1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9.5%的目标。

重庆市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创新金融产品等举措,为制造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去年底,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2280.3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比上年末高6.5个百分点。

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局长阮路告诉记者,全市金融资产规模达8万亿元,现有金融机构476家,消费金融和网络小贷规模居全国第一,法人保险、外资银行数量居西部第一。重庆金融业创新推出系列专项金融产品,助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

记者从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了解到,2023年,该行组织金融机构,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制定针对性融资服务方案,共计支持近1200户链上主体获得贷款和票据融资超过180亿元。建行重庆市分行聚焦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工行重庆市分行开发了多种普惠型制造业企业专属融资产品,通过线上一站式办理,解决了制造业企业融资难问题。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