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活“死信”、助农助商、热心公益……
一颗匠心在邮路
23年前,河南省商丘市一位名叫乔金涛的小伙子走出校园,穿上了“邮政绿”,成了“绿衣信使”。20多年来,乔金涛奔波66万公里,投递报刊900多万份,信件100多万封,处理疑难信函件600多封,揽收和投递包裹360多万件。妥收妥投率100%,用户满意率100%,实现了23年邮政揽投服务零差错。
经济社会在发展,邮政服务在升级,乔金涛从“小乔”变成了“老乔”,他救活“死信”、助农助商、热心公益、真情服务的故事也越攒越多……
发明包裹细分法 提升工作效率
早上7点50分,乔金涛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商丘市分公司市区中心揽投部的站点内,他和同事们卸车、分拣、扫描包裹、分区码放,整理出自己配送区域需要派发的快递,然后录入信息,按照送货顺序娴熟的将快递整齐的放进快递车内。干完这些工作,他骑着电动三轮车便开始了一天的派送件工作。
即便日常工作任务繁重,乔金涛仍坚持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学习1~2小时,努力钻研邮政业务,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刻苦钻研基本功。在他的带领下,同事们在数报、抽报、套报、排信、加盖日戳、邮件批改退、快递包裹分堆、排道等内部处理环节上,缩短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随着快递业的迅速发展,每天以散件形式由分拣中心转运到揽投部的邮件和包裹少则几千件,多则几万件,针对这些情况,乔金涛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发明创造了“钟表盘式”包裹细分法,在包裹细分到段工作中可节约内部处理时间两小时,并且大大提高了包裹细分到段的准确性,同时能精准的解决和处理当班次的错分、转段、存疑、破损邮件,以此提高邮件传递时限,为外部揽投工作争取了更多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乔金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9年,工作室创建以来秉持“崇德、敬业、匠心、卓越”精神,努力将工作室建设成为学习交流、技能传授、成果展示和爱心服务平台。乔金涛通过23年的磨炼和积累,也成长为一名技能全面素质过硬的邮政现代产业工人。
为“死信”找主人 帮失联50年战友相聚
2020年3月8日,乔金涛接到一张河北省邯郸市退伍老兵寄到“商丘市梁园区孙楼村”的明信片。这令他既着急又为难,着急的是明信片上写着“查找失散50年战友及其后人收”,为难的是收件地址写得不详细,在梁园区范围内的孙楼村有4个,每个孙楼村的常住人口有2000人,给这样的“死信”找主人,可谓大海捞针,费时费力。
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乔金涛一刻也不敢耽误。新冠疫情期间,每个村都设立了卡点,乔金涛采用了最“笨”的办法,先找办事处要到每个孙楼村书记和主任的电话,挨个打电话进行寻找,但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后来,一个同学给他推荐了管理“宁氏家谱”的会长宁吉庆,通过查家谱的方式,找到了宁秀席老人。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乔金涛一边与寄件人姚光德联系了解关于宁秀席老人的细节,一边与宁秀席的儿子、老伴询问其相关信息,反复核对后,终于让这对失联了半个世纪的老战友再次取得了联系。两位老人在送给乔金涛的感谢锦旗上写道:“苦寻战友50年 邮政投递助圆梦”。
助推精准扶贫 打造“爱心邮路”
乔金涛是一位有爱心的投递员。平时在走街串巷投递邮件时,他都会主动寻找需要帮助的“扶贫对象”。宁楼村的张震申有制作粉条手艺,一直按传统模式经营,近几年受“网购”冲击,生产经营非常困难,导致家庭贫困。
乔金涛得知情况后,帮助启动电商销售。随后,通过线上宣传推广、电商订货,线下包裹寄递,张震申实现了电商经营新突破,粉条生意越来越红火,过上了小康日子。“投递员小哥”助推精准扶贫的故事,也由此在乡间传颂。
除此之外,乔金涛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先后打造开通了“爱心邮路”共帮扶孤寡老人30多人、残疾人12人;“扶贫邮路”帮扶贫困群众168人,帮农村电商户收入1268万元……
因为种种事迹,乔金涛先后获得“全国首届最美邮递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30多项荣誉。他的创新工作室被集团和省邮政工会授予“劳模创新工作室”、被省国防邮电工会授予“省国防邮电系统创新工作室”、被市总工会授予“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乔金涛说,他要在这条邮路上继续走下去,因为邮路已经成为他心中不变的信念和最执着的坚守,未来他将继续在火热的一线散发光和热,发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邮政快递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