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1月29日 星期一

【新春走基层】极光下的守护

本报记者 张世光 本报实习生 汪颀伟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9日 02版)

行走在黑龙江省漠河市流星柈子场江面上,人们总是不停地把脸上的围脖往上提,尽可能避免皮肤裸露在外——太冷了,此时的江面温度是零下40摄氏度左右,每一寸露在外面的皮肤都如“刀割”。

“去年我们这儿出现极光了,我拍下来了,可漂亮了。”史先强说。

史先强还能想到手机相册里美丽的极光,可对于头一次来这里的记者而言,行走不到10分钟就已经被冻得浑身僵硬,脑子里除了“冷”再没有别的意识。

史先强是黑龙江漠河市北极边境派出所洛古河夫妻警务室民警。这条路,他已经走了4年,“能够在极光下守护一方平安,这辈子,值了。”

是工作,也是生活

流星柈子场江面,是中俄界河的江面。结冰的江面上,不时鼓起的冰包因为积雪的覆盖而难以被发现,一脚踩上去就是个趔趄。虽然经常是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但江面也有冰层薄厚不均的情况,2021年11月30日,就出现过护边员巡护时踩破冰层跌落水中的事故。

这里没有手机信号。每一次史先强外出巡逻的时候,和他一个办公室的沈欣都非常担心,直到看到报平安的信息发过来,她的心才能放下来。

他们是同事,也是夫妻。

“北极边境派出所洛古河夫妻警务室”门前张贴着印有史先强、沈欣照片的海报,上面还有他们的手机号码。

洛古河村是大兴安岭深处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是黑龙江唯一连片的木刻楞村落,它地处北纬53度,最低气温零下53摄氏度,是我国最北最冷的地方。为推进警务前移,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2010年7月,大兴安岭边境管理支队在距离北极镇100公里的洛古河村设立了地区第一个夫妻警务室。

史先强和妻子沈欣的家就在100公里外的北极镇上,他们是在2020年7月从前一任夫妻民警手中接过这个警务室的。

史先强2007年从老家山东青岛入伍,在武警大兴安岭边防支队漠河大队当兵12年,2019年部队转制,他成为了移民管理警察,在北极边境派出所工作。沈欣毕业于吉林警察学院,对警务工作非常熟悉。

2020年7月,在洛古河村驻守10年的贾晨翔、王晓莲夫妻按照组织安排转岗。希望到更艰苦的岗位做更重要工作的史先强,主动提出和妻子沈欣到这个夫妻警务室工作。

走进警务室,左手边第一个屋子就是他们的办公室。和绝大多数派出所不同的是,这个办公室的里面是两个人的卧室,墙上挂着夫妻二人的合影以及大儿子的照片。窗台下面的墙面上,贴满了拼音、数字的海报,那是他们给孩子准备的——虽然他们相聚的时间并不多。

“平时孩子和老人在北极镇生活,我们只能在休息的时候回去看看他们。”史先强介绍,这个警务室的工作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警务就是家务,工作就是生活。

“就我们两个人,24小时其实都是上班的状态。老百姓有问题随时都来向我们求助。”史先强说。

是村民,也是家人

在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张洛古河村地形图。上面按照真实的位置粘贴了每户人家的外景照片以及户主的名字。这个导航上几乎都不显示的村子,280平方公里43户人家的相关信息,在墙上一目了然。

这张地图,为他们掌握村里的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家现在不在家,去山东的女儿家了;这家是女主人去世了,男主人也投奔外地的孩子了;他们家过一阵回来,现在在南方打工……”走在洛古河村唯一的一条主街上,史先强如数家珍般介绍着每一户人家的情况。

到洛古河村工作4年以来,他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在这儿工作,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些小事儿,但对于村民们来说都是难事儿”。

据了解,洛古河村现在只有70多人在村中居住,以老年人为主。

走进村民刘维方的家里,锅中炖菜的香气扑面而来,史先强随着村里人管老刘叫“二舅”。

在妻子沈欣休假回家看孩子的时候,史先强会买点儿东西过来和二舅一家人一起搭伙做饭。

“他和我外甥岁数差不多大,小伙子很热情,村里谁家有点儿啥事儿都找他。”刘维方说,自己去年买了个监控怎么也安不上,都已经打算退货了,还是史先强帮着安好的。

买药、清理手机内存、杀年猪……这些在别的地方并不算困难的事情,因为村里人口结构的变化,却成为老人们的难题;家里老人联系不上、需要户籍地提供各种证明……也是村里身在外地年轻人割舍不断的牵挂。

这一切都需要史先强夫妇来解决。小两口的工作和日子搅和在一起,和村民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忙忙碌碌,也其乐融融。

谁家有了好吃的都想着叫他俩去吃饭,夫妻二人也成了村民们的“团宠”。

“姨,咱啥时候包包子啊,我都馋了。”在村民于乐水家的民宿里,沈欣搂着女主人笑着询问。

最近一两年,随着冰雪旅游的日渐火热,加上漠河地区特有的“神秘极光”,越来越多的南方游客来此观光,村里很多家都开起了民宿。采访这天,刚好有一批北京来的游客在于乐水家的民宿。看到正在做饭的于乐水手边砧板上的肉堆满了,史先强弯腰打开柜门,拿出来一个大号盘子装肉。

“小史可热心了,切菜、打发票、劈‘拌子’甚至看孩子,我们忙不过来的时候,他就来给我们帮忙。”于乐水说,他们小两口上任之后第一家走访的,就是他们家的民宿。

“我们这里是边境,来给村民帮忙的同时,我们还承担着宣传边境安全的工作。”从厨房里出来,史先强了解到这批北京的客人都是摄影、摄像爱好者,他提醒各位游客,这里是边境,要注意遵守相关规定。

史先强说,随着冰雪旅游日趋火热,他们这个小村子的冬天不再寂寞。为了让村民们把旅游饭碗端得更牢,他也要把相关的宣传、检查工作做到位,避免违法、违规行为出现,让民俗旅游能更好地惠及村民生活。

是辛苦,也是无悔

对很多南方游客来说,洛古河村的冷最有吸引力。但对史先强夫妻来说,这种冷实在是有点儿不友好。

洛古河村一年的无霜期只有不到90天,有时甚至到了五六月份,当地还有一些没融化的冰。

“我们来洛古河村工作的时候,我已经怀第二个孩子7个多月了。”沈欣至今记得,生完孩子后,屋子里特别冷,晚上甚至要穿着衣服、戴着帽子睡觉。

沈欣回忆,产后那段时间特别难熬,史先强出去巡逻,她只能一个人抱着孩子在10平方米的卧室里走来走去。屋子不敢出去,因为外面太冷。

在冬天的洛古河村工作,因为要到界河上巡逻,夫妻俩的鞋子都要买大一两号的——为的是多垫鞋垫儿,多穿袜子。

不仅是寒冷,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各种物资也是非常紧俏。夫妻二人冬天的厨房里,基本都是土豆、白菜、胡萝卜这些能够存放时间比较长的蔬菜。

生完第二个孩子之后的那个冬天,沈欣看着朋友圈里朋友们晒的车厘子和草莓非常羡慕。没想到她的随口一说史先强却记在了心上,委托到漠河市区的村民帮着带回来一盒。

结果,一半都冻烂了。

生活条件艰苦,让他们不得不把孩子放在110公里以外的家里,由姥姥来照顾。

每次提到家里人,都是这对夫妻最为难过,也最感到愧疚的时候。

“既是对孩子,更是对老人。”史先强说,岳母年龄也大了,但是还要像年轻父母那样帮他们看孩子,实在过意不去。

采访中,沈欣也几度落泪。“我们夏天的时候会把孩子带过来在这儿待一段时间,你看,这是我家孩子在水坑里蹦呢……”看着手机视频中的淘小子,沈欣又乐了。

为什么这么艰苦她还要跟着丈夫来这里工作?沈欣坦言,最开始是“因为爱情”。史先强想要到更艰苦的地方去担当,作为妻子的她就义无反顾地跟了过来。

但是,4年下来,沈欣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小村子里还有另外一种情感在牵挂着她。

“我们村儿有位80多岁的奶奶知道我爱吃土豆丝儿,每次去她家要是赶上吃饭,不管有多少菜她都要再去给我炒一个土豆丝。”沈欣笑着说,最幸福的就是每年年底家家户户杀年猪的时候,他们小两口几乎天天都吃杀猪菜,有时候一天能“蹭”到两顿。

“我们休假的时候,谁家做了好吃的还惦记我们,打电话叫我们去吃呢。”沈欣说,在那一刻,她体会到了一种双向奔赴的关心,体会到了一种被需要的幸福。

在沈欣和史先强的卧室墙上,只有夫妻二人的合影和大儿子的周岁照。小儿子会说话以后总问妈妈,为什么没有他的照片。

夫妻俩告诉孩子:“回头就给你做一个相框,也挂在墙上。”但是,又总没有时间去兑现对孩子的承诺。

他们俩的小儿子是在他们来警务室工作后出生的,小名叫“洛洛”。

对,就是警务室所在地洛古河村的那个“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