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金店“鬼秤”不能止于个案
据1月30日中新社报道,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浙江杭州某黄金店违规使用“鬼秤”坑骗顾客。当地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称,2023年11月27日,某黄金店内交易双方发生纠纷,顾客称在卖出黄金时遇到称重缺斤少两情况。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并对涉案的电子秤进行送检,经技术机构鉴定,该电子秤不合格且存在违法改装。目前已对该电子秤予以没收并对商家罚款22000元。
“鬼秤”并不少见,但金店使用“鬼秤”,实在让人惊愕。监管部门的查处坐实了网友的举报,也坐实了金店使用“鬼秤”坑害消费者的行为,给黄金零售回收业以及相应的市场监管提了个醒。
黄金是贵金属,近年来其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普通首饰动辄每克五六百元,一些知名品牌的某种工艺、款式的首饰价格甚至高达每克上千元,黄金回收的价格也在每克四五百元。金店使用“鬼秤”,不论是在回收黄金时让克数“缩水”,还是销售时“缺斤少两”,都会让消费者遭受不小的损失。
缺斤少两是典型的消费欺诈行为,也是被相关法律法规重点规制的违法侵权行为。根据计量法及计量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没收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对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就此而言,监管部门不仅要查处涉案金店使用“鬼秤”的行为,还应引导消费者依法索赔,更应进一步调查市场上各领域存在的“鬼秤”现象。在一些农贸市集、商超等场所,电子秤被动手脚已经不是秘密,相关部门有必要以此案为契机,整顿市场,让作弊商家付出必要的法律代价,充分释放监管的惩戒、震慑、警示、教育效应,为消费者营造规范、诚信、公平、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