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2月28日 星期一

【草原漫记】传承的力量鼓舞人心

本报记者 李元浩
《工人日报》(2024年02月28日 08版)

“不想说再见”,随着“十四冬”落下帷幕,这是记者在赛场内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从“十三冬”到“十四冬”,当期待了8年之久的冰雪盛宴即将划上句点,离愁别绪在所难免,但期待和希望已然上线。

传承与创新,守正与突破,是包括冰雪运动在内的现代竞技体育的永恒主题之一。

雪板、冰刀……这些如今看来再平常不过的冰雪运动器具,是“十四冬”运动健儿们力争好成绩不可或缺的“好朋友”。但很少有人会想到,现在聚集了复合材料等高科技的雪板,其最初的模样不过是一块覆盖着毛皮的木板……

滑雪产生于万年之前远古人类利用工具征服自然的过程。现存最早的滑雪发现,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的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这里还发现了约公元前8000年的滑雪板。

在“十四冬”采访期间,记者于呼伦贝尔鄂温克博物馆内看到了一件特殊展品——一副历经60年岁月的滑雪板。鄂温克族是我国“三少民族”之一,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他们,早就与冰雪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鄂温克族的历史长河中,滑雪板一直是他们冬季狩猎、出行和寻找驯鹿的交通工具。

“这副滑雪板由松木制成,底部粘有犴达罕(学名驼鹿)腿部的皮毛,能起到便于滑行和防止滑倒的作用,是当地鄂温克人最传统的交通工具。”据博物馆讲解员阿力拉介绍,这副滑雪板不仅承载了鄂温克族人的智慧和技艺,更是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沧海桑田,白驹过隙。如今,新一代的鄂温克族少年们踩着新雪板,通过“冰雪进校园”活动,尽情享受着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近几年,冰雪运动在学校里很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孩子有条件接触到滑雪滑冰”,鄂温克族自治旗大雁镇第四小学体育老师李新红表示。

滑雪板等冰雪运动器具在传承创新,冰雪运动精神和北京冬奥精神也在“十四冬”的赛场内外传承发扬。

2月24日正值元宵佳节,重庆队老将王强在越野滑雪公开组男子50公里集体出发比赛中再度夺金,从而以5枚金牌的成绩成为“十四冬”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今年31岁的王强曾代表中国队参加北京冬奥会。作为老将,他坦言之所以一直坚守赛场,就是想让年轻运动员看到机会和希望,“中国越野滑雪在世界上是能出成绩的,我期待更多人能够认识这个项目并参与进来”。

在“十四冬”上,像王强这样的老将并不少——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的冬奥会“四朝元老”徐梦桃,短道速滑老将武大靖,踏上第5次冬运会之旅的冰壶老将王冰玉……他们的共同心声就是“传承”,将冰雪老将们的执着、奉献、热爱和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传递给年轻选手,帮助他们成长。

赛场内老骥伏枥,“十四冬”赛场外也有冰雪运动传承的力量在发光发热。

在北京冬奥会上为中国队拿下花滑双人滑冠军的隋文静/韩聪,此次都以新身份亮相“十四冬”——韩聪是双人滑技术专家,隋文静则以广东队编舞教练的身份出现在场边。

“做运动员时很多人都在为我们提供服务,当我走下来时,也在想如何去帮更多小队员。”隋文静表示。而有着国际滑联单双人滑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清华大学体育老师双重身份的韩聪,更是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体育赋予自己的力量重新赋予年轻人,“推动冰雪运动更好地普及和发展,不仅需要口头上的承诺,更需要通过实际行动去实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十四冬”的赛场内外,传承的力量鼓舞人心,更凝聚成新时代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磅礴动力。(本报呼伦贝尔2月27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