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呼吁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更多数字技能人才——
【“数字工匠”缺口怎么补②】“动辄上百万元的设备,学生到毕业也没摸过几次”
“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企校协同完善精准化培养链条”“借助AI进行数字技能培训”……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缺乏“数字工匠”的话题持续在代表委员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从人才培育机制方面,为“数字工匠”培育“开良方”。
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应同频共振
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数字技能人才?两位来自企业的代表从各自视角对这部分群体进行“画像”。
“智能网联汽车是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的新产业,我们企业所需的人才要兼具车辆、机械、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电气、软件等多维专业背景。”上汽集团零束科技党委副书记刘懿艳代表说。
在山东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火花小组组长王钦峰代表看来,制造业的数字化岗位要求工匠不仅掌握编程技能,还要深入理解机床的功能,精通软件应用,并熟悉各种工艺加工流程。
多维专业、“数字”加持,这意味着相比传统技能人才,数字技能人才的培育要求更高。但代表委员们发现,作为人才供给侧的职业院校一方,在适应这一变化上还面临不少困难。
曾长期在职业技术学校工作的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张金英委员发现,在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师资力量还有待提高。不少职业院校老师缺乏一线实践的经验。学校很想聘请企业一线的数字人才,但这类人员往往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很难抽出时间授课。
“教学和实训设备跟不上,学生进工厂还是上不了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红军代表注意到了职业院校在实训设备配备上的难处。“由于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学校购置的实训设备很难实现与技术进步同步。而用旧技术和设备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动辄上百万元的设备,学生到毕业也没摸过几次。”王红军代表说,“一台先进的数字化设备设施,对学校来说是不小的开支,即便配备了先进设备,也不敢轻易让学生上手实操,因为设备被损坏的风险很大。部分设备设施的训练虽然可以借用虚拟仿真技术辅助,但并不能替代所有。”
优化产教融合机制,提高企业办学积极性
采访中,王钦峰代表向记者介绍了所在企业的做法——创办自己的职工大学。
“公司在内部发布数字化岗位需求、数量,报名的职工经过考核后就能接受数字技能方面的培训并上岗。”王钦峰代表说。不仅如此,该公司还面向社会开设高级技师班,招收高职、大专、本科毕业生,依托豪迈集团实训基地,使用豪迈同款数控设备、软件教学,采取“生产性教学+实训”模式,让学习与工作无缝衔接。
但这一做法的前提是该公司有人数众多、学科覆盖齐全、掌握最新技术的科研人员、技能大师,也有2000多台设备可供实操。
在王钦峰代表看来,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难以独自承担培育数字人才的成本,因而不得不寻求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如与客户、供应商合作开展培训项目,或通过企业内部师徒传承的方式来培养新一代“数字工匠”。“但仅靠这种方式仍然难以弥补‘数字工匠’缺口。”
多位代表委员指出,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培育“数字工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在产教融合实际开展过程中,企业和学校的资源投入、知识产权和创收利益的分享目前还没有明确标准,对校企合作项目的激励优惠政策落地也缺乏操作性。”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德兆委员建议,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政策机制。
搭建培训平台,打造多方联动的培养链条
“应对当前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技能人才缺口问题,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还得再‘加力’。”这是代表委员们的一致观点。
刘懿艳代表建议,一方面,要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快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实现专业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深度融合,建立符合产业发展所需的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制定专门的人才策略。比如,鼓励和支持国家级实验室和领先企业之间的人才双向流动,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进一步提升高校数字技能培养能力。
张金英委员建议,建立由一家企业联合若干院校、公共实训中心、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培养培训平台,形成“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多方联动的培养链条。“要进一步明确企校共建实训基地的标准化流程、针对性目标和全过程管理,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培训体系。”
王红军代表建议,政府持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设立培训基金,打造优质共享企业化平台,并对相应平台实行税费减免或补贴政策。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AI大模型的发展,不断探索创新,赋能技能培训行业实现变革式发展,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效率,实现高质量供给。”知乎创始人、CEO周源委员建议。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数字技能人才培育提供更加个性、灵活、高效的教学模式,为职校学生提供更精准的学习体验。
(本报北京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