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4年03月23日 星期一

20多年来,张国云练就精准绕线本领,为多项重点工程解决难题

【身边的大国工匠】毫厘之间,为变压器绕制“心脏”

本报记者 吴铎思
《工人日报》(2024年03月23日 02版)

“这份工作我当作一生的事业去追求,每当钻研获得成果,我总能收获精神上的富足。”张国云是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变压器厂工艺技术员、特级技师。20多年来,张国云参与绕制的线圈有上万个,绕制总长度有4万公里,能绕地球一整圈。

“变压器内部结构复杂,线圈绕制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不断地创新与攻关。”年复一年的劳作,让张国云练就了“精准控制”绕线本领:总长几万米的铜线,手工绕制成重达20吨至30吨的线圈,经过他的手,每个线圈公差能精准控制在正负1毫米以内,比行业标准提高了一倍。

解决“电力珠峰”导线焊接难题

线圈被称为变压器“心脏”,是实现电压转换的关键部件,它决定了整台变压器的质量、性能和使用寿命。

昌吉-吉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疆电外送”工程,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区,总长3293公里,是世界上唯一±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被称为“电力珠峰”,创造了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4个世界之最。

2018年,在该工程加速建设阶段中,变压器线圈绕制环节迎来了一个难题:由于±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结构复杂,需要将多种不同类型导线的线圈焊接起来。在此之前,并没有使用这项技术的先例,一时间,怎么焊得又快又好,难住了众人。

“大型变压器导线和线芯就像线圈的毛细血管,要把导线焊接起来,就像把毛细血管连接起来。”张国云介绍,特别是多种不同类型导线的焊接,光焊点就高达上千个,如果按照常规方法焊接,会导致导线频繁熔断。

面对上百种线芯,张国云一一采样分析材质,进行焊接测试,最终决定采用高频焊接工艺,这能实现无接触作业,可避免对导线造成损伤。然而,这种方法要求焊接人员在高频电流熔接过程中,将线材温度控制在700摄氏度左右,焊枪距离焊件1毫米~2毫米,每个焊点必须在几秒内一气呵成。

“温度过低、距离过远、时间过短会导致焊点不牢固,而温度过高、距离过近、时间过长又会导致导线熔蚀,影响质量。”张国云说。

最终,张国云顺利完成了导线焊接,使±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顺利投运。这项±1100千伏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研制及工程应用项目也荣获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将普通工作干成一生的事业

1999年,张国云从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成为特变电工的一名绕线员。工作至今,他仍坚持早上9点到车间,晚上11点左右下班。

“今日事今日毕,把工作完成了心里才踏实。”张国云说,从绕线到压装组装,再到铁芯、器身、引线,他一步步将普通工作干成了事业。

3月1日,在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会上,张国云穿着蓝色工装,意气风发。而常人很难想象,他曾是一名白血病患者。

“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得这种病,心里还有很多想干的事情。”回想起那段“至暗时刻”,张国云心中更多的是感恩,“因为那场病,我全身的血液相当于换了三四次,当时输血全靠工友们帮忙。”

经过360天,2次手术、9次化疗、10次骨穿、6次腰穿……2019年,最后一次骨穿结果表明,他战胜了病魔!

“出院第一件事,我就想回到岗位上,把没完成的事情做完。”张国云迫不及待申请回到了生产车间。

“他都快钻到变压器里了!”在爱人马文霞眼中,张国云就是一个“工作狂”。虽然嘴上吐槽,但马文霞心里却事事为他着想,为了让张国云没有后顾之忧,她担起了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任。

多年来,张国云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首批“新疆工匠”、新疆首批“特级技师”等荣誉称号。

车间经验转化为数字化成果

线圈绕制工作看似简单,但要将6000多圈的导线经过层层叠加缠绕,其间导线位置、尺寸、紧度、间隙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工人每一次锤击的力度、每一个绝缘件的加放、每条绝缘纸的包裹都不能出现丝毫偏差。

“虽然是重复的动作,但只要用心,总会有新的发现。”张国云说,每次线圈绕制完成准备下线时,他都会拿出手机详细拍下线圈的结构、细节,以便于参考对照,找到不同之处。

20多年来,张国云保存了几十万张图片资料,他将相关的研究成果融汇成了一个小小的资料库供车间职工学习。“张师傅的资料库就是权威数据库。”同事孙银年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总能在资料库里找到解决思路。”

2015年,以张国云名字命名的特变电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后,他创新培训教材,把成熟绕线工的培养周期由两年缩短为半年;提出了“小革小新”“质量金点子”等创新项目;累计培养职工2000多名,其中初级工近70人、技能工40多人、中级工以上30多人。

如今,在张国云的带领下,车间工艺经验逐渐转化为驱动数字化发展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大型电力变压器自动真空注油项目中,实现了关键工序工艺参数、质量管理100%全流程追溯。同时,车间的智能化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也实现了车间生产环境数据全自动检测。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