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深化“工会帮就业”行动,持续推进“建筑能工巧匠”品牌建设
赛训融合强本领 精准赋能促就业
“以前出去打工只知道卖力气干活,后来才知道建楼盖房都需要专业技能,是工会组织给了我第二次学技能、练本领的机会。”在甘肃省定西市举办的砌筑工培训班上,农民工于师傅对记者说道。
西北地区初春时气温低,许多建筑工地要到3月底春暖冰融后才能开工,定西市总工会抓住这个机会,面向广大农民工群体,大规模、广覆盖、多形式广泛开展建筑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技能提升和就业创业。
技能培训也是定西市不断深化“工会帮就业”行动、持续推进“建筑能工巧匠”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2年底,定西市委、市政府印发《“定西建筑能工巧匠”品牌建设方案》,要求市总工会着力打造地域鲜明、行业领先、技能突出的“定西建筑能工巧匠”劳务品牌,力争为国家和省市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培养储备一支强大的高技能建筑人才队伍。
一年多来,定西市各级工会聚焦广大职工、当地农民工的就业创业需求,探索工会组织“培训帮就业”“竞赛帮就业”“服务帮就业”的新形式,交出了亮丽答卷。
培训帮:打通技能精专“养成路”
“以前都是师傅带着干,后面能自己操作了就单独干。参加了工会组织的培训,帮助我消除了许多知识盲点,打通了技术堵点,操作的时候更加规范,技术也提升了很多,外出就业更加自信和有底气。”据悉,张师傅是第二次参加工会组织的架子工培训班。相较于第一次的“新手上路”,他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显得“驾轻就熟”。
张师傅和同伴们弹线放样、水平测量、竖立杆、架横杆、扣扣件……大家仔细观察、严格测量,有条不紊地搭建着脚手架,充分展现出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的良好业务技能。
定西市总通过“线上+线下”培训、“菜单式”培训、“家门口”服务培训、“跟进式”技能培训、“培训+竞赛”等形式,多举措、全方位地为农民工提供“量身定做”的培训模式,旨在让农民工在岗位练兵、技能提升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化水平,为人人成为高技能人才铺好“养成路”。
2023年以来,定西市总紧扣当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广泛开展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活动,举办技能培训42期,培训建筑工匠1948人,命名县级“定西建筑能工巧匠”705名,“定西建筑行业业务标兵”162名。同时,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政府补贴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9万人次,其中企业职工5183人次、农村转移劳动者10848人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训300名。
竞赛帮:打开脱颖而出“新局面”
“咔嚓、咔嚓……”随着一阵阵钢筋剪切作业声响起,现场职工们一字排开,扎钩、穿插、捆扎、固定,一气呵成,精准流畅的动作令人赞叹不已。
“因为一直干钢筋工,也喜欢这个职业,所以我愿意花时间不断琢磨。很荣幸这次有机会参加竞赛,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检验,也是一次考验。”杨师傅第一次参加钢筋工技能竞赛,初来的他显得有些拘谨,但眼神却被竞赛场地中老师傅们斗榫合缝的操作技艺深深吸引。杨师傅对这次竞赛机会十分珍惜,他如是说。
“比赛考核很严格,既有理论知识的考试,也有实操的锻炼,识图、计算、下料都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不能有丝毫误差,必须精益求精。”杨师傅说。
一年来,定西市总联合多部门开展建筑行业技能竞赛,并通过竞赛挖掘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截至目前,举办定西市建筑行业“钢筋工”“砌筑工”技能竞赛超60场,参加职工6000余人,一大批能工巧匠脱颖而出。
定西市各级工会将围绕“建筑能工巧匠”品牌建设目标,以竞赛为牵引,重点向乡镇、村拓展,加大练兵、比武活动覆盖面,分层次、分岗位、分类别、分阶段开展以老带新、业务大讲堂、技能微课堂、岗位实训等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推动岗位练兵全覆盖,技能比拼常态化。
定西市总表示,力争再用两年时间,使全市建筑行业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真正使“定西建筑能工巧匠”成为叫得响的工会工作品牌。
服务帮:搭建充分就业“立交桥”
“之前参加了工会组织的技能培训后,工作人员为我介绍了工作,这是我第2次乘政府专列前往青岛。”怀揣技能即将外出就业的杨宗强,在定西市2024返岗务工高铁专列发送仪式上说道。
“我很幸运能够参加工会举办的‘春风送岗’活动,之前参加技能培训班之后,工会的工作人员推荐我就业上班,真是太感谢了。”老钱是钢筋工技能培训班学员,定西市通渭县总工会经过部门协调,根据他的就业需求,精准搭建了就业桥梁。
据介绍,今年以来,定西市总积极开展和参与“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春风送岗位 巾帼创新功”“春风行动”暨省内东西部劳务协作、鲁·甘人力资源区域协作定西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其中,举办人才招聘会近100场,联系2000多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需求达3万余人,达成就业意向近8000人。
同时,定西市总还联合人社部门向兰州、新疆、内蒙古、福州、青岛以及“长三角”“京津冀”等地输送建筑业技能人才约1.5万人次,实现多渠道壮大建筑行业技能人才队伍,为当地职工和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注入“工力量”。